“他們替我打仗,當然要分點好處,不止是糧食,東都的好東西都要分。”
徐礎拱手,“怪不得降世軍將士都願意追隨寧王。然則寧王還想要更多將士?”
“當然……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寧抱關沉默了一會,不是在想徐礎的話中之意,而是在想自己究竟願不願意接受,“東都算是我白揀來的,用它收買人心,我還能揀來更大的金子。”
徐礎再次拱手,寧抱關絕不是一個容易勸說的人,但是至少能聽得進去。
“可我也可能揀不到更大的金子,反而將到手的一塊給分光了。”
徐礎點頭,任由寧抱關自己尋思。
良久之後,寧抱關道:“我得收買多少人心才夠?”
“此所謂多多益善。”
“嘿,聽你這麼一說,東都立刻變得沒有多大,糧食也沒有多少,好像不夠分啊。”
“志在天下者,當然會以東都為小。”
“不知不覺,你就從人話說到了鬼話……”寧抱關又陷入沉思,到手的金子,還沒用來享受,就要分與他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選擇。
寧抱關有一點與別人不同,需要勸說的時候,他可以聽取意見,一旦做出決定,他就不再與別人商量,而是要自做決斷。
將領們正好帶本部士兵過來領糧,並非所有人都來,只是少數人,將足夠的糧食抬走,回去再分,寧抱關表現大度,允許將領們自報人數,多一些也不追究。
趁著大家高興,他向眾將道:“東都所有的鑰匙今後都由吳王掌管,任何一道門,不管是皇宮的大門,還是百姓家裡的小門,沒有吳王允許,誰也不準進入。明白嗎?”
眾將領命,都用極其羨慕的目光看向徐礎,羨慕他得此肥差,但是以吳王之功,沒人提出異議。
寧抱關走到徐礎面前,小聲道:“既然要收買人心,先從你開始吧,如果真有效果,我再考慮‘多多益善’的事。”
“寧王若無大志,我絕不會說那些話。”
寧抱關露出一絲微笑,“我管城上和城外,你管城下和城內,別讓我的人餓著、凍著、苦著,其它事情隨你處置。”
“我不會讓寧王失望。”
這本是一句奉承話,寧抱關卻嘆了口氣,“去找你的人吧,留一部分助我守城。”
對寧抱關來說,信任吳王是必要之舉,也是不得已的冒險。
徐礎拱手,沒再多說一句。
這回徐礎不必再故做姿態呼叫寧王部下,直接叫來吳軍本部將士,將梁、晉兵卒全留給寧抱關。
吳軍騎兵大都借給了晉王,剩餘不足三百人,首領昌順之還被處死,徐礎必須重新鞏固這些人對自己的忠誠。
這件事做起來並不困難,徐礎早已得到吳軍的敬畏,昌順之的死亡只是增加了“畏”的一面,在得到一些額外賞賜之後,近三百名吳軍對執政王再無半點怨言。
東都部司眾多,庫房更多,沒人總管全部鑰匙,徐礎若是一處處收集,幾個月也未必能夠完成,他得另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