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謀斷九州張釋清> 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守 (2 / 3)

“我奉命巡遊洛州諸城,出來的早。”徐礎含糊過去。

鮑三爺相信了,笑道:“原來如此,請上差先去府中休息,待我將守城之事安排妥當之後,再去拜見。”

鮑三爺說罷,也不等欽差允許,又邁步登上城樓。

守城軍官帶欽差前往郡守府。

街上空空蕩蕩,郡守府里人卻不少,全是拖家帶口的百姓,佔據了幾乎所有房間,只有一間公堂沒人居住。

聽說朝廷派來欽差,百姓呼拉圍上來,全是說鮑三爺的好話。

“沒有鮑三爺,我們不知要死幾回……”

“朝廷要封鮑三爺多大的官啊?”

徐礎停在院中,安撫百姓,然後擠過人群,進入公堂。

軍官忙前忙後,有問必答,介紹城中的情況。

原來城中有文臣郡守和武將總管,官兵在孟津大敗的訊息傳來,兩人連夜逃亡,帶走了上千兵卒,聲稱是去援護東都,其實是逃往冀州。

城中官吏能跑的都跟著跑了,留下一座無兵守衛的城池,以及從附近跑來避難的成千上萬百姓。

危急時刻,一個叫鮑敦的人站出來,說起此人,在汝南頗有些名望,祖上幾輩經商,他年輕時也曾走南闖北,賺來的錢都用來買田置地,三十歲起再不外出,一心務農,聘請武師與教書先生,帶領族中子弟學武習文。

鮑敦在城外有莊園,城內也有住宅,亂兵一起,他帶領族人進城,地方官吏看重他的名望,對他頗為禮敬,逃亡時也曾邀他一同離去,鮑敦斷然拒絕,以為故地難離,百姓無辜,更不可輕易放棄。

郡守大人讚賞他的勇氣,留下一些兵甲器杖以及無法隨軍帶走的糧草,鮑敦先從族人當中選出數十健卒,登上城樓,召集全城百姓,分析利弊,號召大家自保。

“有城、有人、有糧,憑此三樣,汝南城十年不破!城外千軍萬馬隨他來去!”鮑敦激起了眾人的熱情,當場就有上千人從軍。

鮑敦先給所有避難百姓安排住處,城中空屋一律徵用,以免除將士的後顧之憂,然後訂籍造冊,方便分配糧食與衣物。

臨時拼湊的軍隊不堪大用,鮑敦於是定下死守城池的策略,將兵卒分為若干隊,每兩隊專守一段,輪番值衛,他自己則率領幾隊人四處協防。

在吳軍到來之前,汝南城就已遭守過幾次亂兵的進攻,規模有大有小,全被擊退,兵民士氣因此大盛,配合得也越來越熟練,許多號令都是鮑敦臨時創制,頗為好用。

軍官是極少數留下來的官兵之一,對鮑敦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郡守大人臨走時曾任命鮑三爺為團練使,但是鮑三爺說未得朝廷任命,不敢私接官職,只允許我們稱他為‘三爺’。上差一來,鮑三爺就能名正言順地當官,守城更加便利。”

外面的鑼鼓聲又變得急切,軍官告辭,“我得去守城,請上差喝茶稍待。”

不少百姓在門口探頭探腦,軍官驅人,將大門關上。

城中情景與徐礎預料得沒有半點相似,向宋星裁道:“你們不知道守城的是一群百姓?”

宋星裁臉紅,“不知道啊,看他們守城的架勢,與官兵無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