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我是讀書人,對兵器孤陋寡聞,令祖既然親見,想必不錯吧。”徐礎含糊道。
“肯定沒錯,我爺爺一輩子沒說過謊話。”
“著實令在敬佩。老涼王若有萬一,王位會傳給哪位?”
“嘿嘿,這種事……我可不知道。”老丁不敢亂說。
“閒聊而已,我不是你們涼州人,今後也未必會再來此地,你還怕我告發你不成?”
後面的昌言之附和道:“公子不必強人所難,老丁不過是名嚮導,在軍裡連個官職都沒有,他說不知道,那就是真不知道。”
激將法總是有用,老丁道:“別看我只是一名嚮導,可是最受上司信任,涼州與左家寨這一帶的書信往來,全是我一個人傳遞。涼州的大事小情,還有我不知道的?不愛說而已。”
徐礎與昌言之都不追問,老丁沉默一會,自行開口道:“我們涼州人嘴上不說,心裡其實都明鏡似的,老涼王估計剩不了多少時日,他一走,必是大猛與三猛爭位。”
老涼王有三個兒子,人稱“涼州三猛”,第三猛即是放行徐礎的楊猛軍。
“老涼王七八十歲,大猛年紀也不小吧?”徐礎道。
老丁搖頭,笑道:“徐公子對我們涼州不太熟啊,老涼王子孫眾多,最有名的是‘三猛’,但這三人全是三十幾歲年紀,沒有太老的,在他們上頭,兄長還有許多位。”
“老涼王不肯傳位給長子嗎?”
“我們涼州的風俗與中原九州不同,家主的位置要傳給年富力強的子孫,免得偌大家業被人奪走。”
“原來如此,與賀榮部的風俗差不多。”
“所以是賀榮部攻入中原,不是中原攻入塞外。”老丁的想法極其簡單。
天成皇帝登基時也是年富力強,徐礎不提此事,又問道:“兩猛爭位,你支援哪一位?”
“哈,徐公子真看得起我。雖然我受上司看重吧,可也沒到能‘支援’誰當涼王的地步。”老丁大笑不止。
徐礎也笑,“好吧,不說‘支援’,你‘看好’哪一位?”
“我……當然是誰當涼王都行,反正都是楊家人。”
後面的昌言之知道公子想了解涼州形勢,於是幫腔道:“老丁肯定看好大猛,因為……大嘛。”
老丁馬上道:“三猛按年紀排序,不是本事大小。要說看好——不是我看好,是大家都看好猛軍將軍,他比較關愛士卒,常年在外領兵,熟知地勢。現在天下這麼亂,也只有猛軍將軍能守住涼州。”
“大猛、二猛同樣以勇武聞名,應當也很擅長帶兵吧?”徐礎道。
“擅長,但是這些年他二人不怎麼出城,陪在老涼王身邊盡孝——唉,說白了,底下人怎麼想並不重要,老涼王估計十有八九還是傳位給大猛。”說到這裡,老丁意興闌珊,任憑徐礎與昌言之如何引導,都不肯再說下去。
路勢稍平,三人上馬快走,終於在天黑之前望見一座寨子。
左家寨建在一座山坡上,下臨大道,商旅通行,都要這裡住上一兩晚。
老丁提醒道:“徐公子別提自己的身份,委屈你當幾天涼州書吏,一切交涉都讓我出頭,保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