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懇請吳王賜兵百名,讓我與官兵決戰,死而無憾。”
徐礎沒有攙扶甘招,看著他沉默不語。
甘招又磕一個頭,“諸王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人越少,怕是疑心越重。”
徐礎冷笑一聲,扭頭看向郭時風,想聽他的意見。
郭時風低聲道:“蜀王功高,不如讓他當名尚書,留在吳王身邊,統領文官。”
徐礎一愣,隨即明白過來,背叛者毀掉的不只是本人的名聲,主人也難免被認為識人不清,給予高官而奪其兵權,正是天成朝廷常用的招數。
“百業待興,蜀王願領文官之職嗎?”
甘招心知自己剛剛逃過一死,三度叩首,“惟命是從,只怕我乃小吏出身,不懂規矩,反而壞了吳王大事。”
徐礎扶甘招起來,“萬事總有開始,蜀王是我信任之人,由你掌管文吏,我可無後顧之憂。”
甘招汗如雨下,尷尬笑道:“我絕不令吳王失望。”
徐礎向一名衛兵頭目道:“送蜀王回營休息,別讓他受打擾。”
頭目明白吳王的用意,深點下頭,領甘招下城,與蜀將隔離,軟禁起來。
郭時風這才又向吳王道:“蜀王雖無大志,但是在降世軍里根深蒂固,不可立殺,也不可久留。此戰過後,吳王威震天下,憑此招兵買馬,兩三月間可得數萬人……”
“我已明白。”徐礎沒讓郭時風再說下去。
等到義軍來源多樣,降世軍不再是唯一的主力,甘招也就沒有用處了。
郭時風笑著點下頭,這是他願意追隨吳王的原因之一,兩人常常能想到一塊去,一點即透。
又有斥候傳來訊息,徐礎確信官兵真的大亂,於是離開城頭,親自帶領北城之兵前去參戰。
事實證明,義軍還是訓練太少,處於劣勢時還能團結一致,一旦追亡逐敗,立刻變得興奮過頭,緊追不放,早忘了請示這回事。
夜裡軍令不暢,徐礎只能保證手下吳兵不散,命他們抓捕俘虜,訊問王顛等人的下落。
關押吳兵俘虜的地方位於營地後方,遠遠地眾人就看到火光熊熊,心中不由得大驚,不用吳王催促,全都加快速度。
火勢正盛,夾雜著撕心裂肺的慘叫。
徐礎急忙下令救火。
周圍沒有水,積雪也已消融過半,所謂救火只能做個樣子,根本沒人能夠靠近,只能等火勢自己弱下去。
直到一個時辰以後,火勢才逐漸減弱,慘叫聲也消失了。
一名士兵找到吳王,“見到大將軍屍體,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