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已成雞肋,鄴城前幾天若能一舉奪回,尚可賴此傳令天下,如今已無半點益處,奪不下來,損兵耗將,奪下來,空為他人作嫁衣。不如歸去,保留兵力,以圖長久。”
“鄴城的長久是什麼?”
“南連淮、吳,北靠賀榮,西吞併州,然後以觀天下之勢。”
“淮州有盛氏,吳州有梁、蘭,皆為勁敵,鄴城如何與之相連?”
“梁、蘭無能,不足為懼,兩家必然爭權,稍加離間,可兵不血刃而破其勢。盛氏初起,不得已而投向江東,要不了多久就會大失所望,鄴城厚加賞慰,必得其心。”
“沒準盛氏也會自立稱王呢。”
孫雅鹿笑道:“真若如此,再想辦法不遲。”
郭時風想了一會,“賀榮與濟北王聯姻,因此支援鄴城,郡主要‘北靠賀榮’,那就是要留下濟北王嘍?”
“湘東王與濟北並非水火,可以共存。”孫雅鹿停頓一會,“至少現在可以共存。”
“嗯,我明白了。可是小皇子亡故,鄴城打算用誰繼承大統?真要找一個萬物帝的私生皇子?”
“郡主早想到這個問題,已有主意,恕我不能洩露,郭先生若肯隨我回鄴城,可以當面詢問,郡主必然如實回答。”
“再讓我考慮一會。”
“郭先生想考慮多久都行,唯有一條,你的名聲不太好,想投奔鄴城,就得是真心,不可再有反覆之舉。”
“我以為我也有兩次機會。”郭時風笑道。
“你的確有兩次機會,可是第一次機會已經用在太多人身上,到郡主這裡,只剩下一次。”
郭時風笑著點頭,拱手告辭,快到門口時轉身道:“大將軍要弄一次譁變,先殺湘東王,再殺王鐵眉,派樓磯以送喪為名兵奪取鄴城。孫先生已決定退兵,本不需我來提醒,只是要儘快,以防夜長夢多。另請代我向郡主致意,說我十分在意這僅剩一次的機會,不到必要的時候不用。”
“多謝郭先生。也請代我向吳王致意,鄴城攻打東都,乃是順應時勢,其中沒有私仇。如今時勢已變,鄴城退兵,吳王可以安心了。四方擾亂,東都首當其衝,吳王今後若需要幫助,只要條件合適,鄴城不會拒絕。”
“記下了。王鐵眉怎麼辦?他願意退兵嗎?”
孫雅鹿長長地嗯了一聲,“他已經用完自己的全部機會。”
郭時風再無二話,回自己的帳篷裡,也寫了一封書信,找一名相熟的軍奴,賄以銀錢,讓他趁夜出營,務必親手將信送到晉王手中。
郭時風看不清哪座山高,只好每座山都拜一下。
但是在當下,他覺得吳王稍高那麼一點點,至少在東都內外,強於其他人,對這個論斷,他還要再觀察一下。
郭時風主意已定,摸黑出營,獨自騎馬前往東都,沒去常走的西門,而是直奔北門。
北門原歸寧王把守,如今已換成蜀王甘招。
郭時風前來叫門,聲稱是義軍派出去的斥候,有訊息要面見蜀王。
城門開啟一條縫,郭時風牽馬進去,他的裝扮完全不像是斥候,開門的將領卻沒有提出任何疑問,舉著火把看他一眼,前頭引路,帶他去蜀王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