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礎不置可否,“晉王呢?”
“也是要借騎兵。”
“用什麼交換?”
帳中沒有外人,郭時風還是扭頭看了兩眼,壓低聲音道:“梁、晉二王在這件事上已經談妥,吳軍騎兵借給誰都行,礎弟可得更多步兵,除此之外——”郭時風將聲音壓得更低,“江東早晚會成是非之地,吳越王寧抱關亦非善類,戰後必成礎弟心腹大患,梁、晉願助吳軍一臂之力。”
“如何相助?”
“不等進入東都,打敗官兵之後,就在城外解決。礎弟不必出面,以免引起天下人猜疑,梁、晉二王當代為行事。”
“以何名義?”
“寧抱關對梁王不敬,忘恩負義,數次投降朝廷,反覆無常,有這兩項大罪就夠了。”
徐礎尋思片刻,“兩王的事情說完了,郭兄自己的呢?”
“如果諸事順利,義軍攻破東都,我對礎弟無事可求。萬一不幸,義軍大敗,我要提前求礎弟收留。”
“義軍大敗,吳軍當無獨存之理,郭兄何以求我收留?還是說郭兄向諸王都提出同樣的請求?”
“哈哈,除了礎弟,沒人能聽‘大敗’二字。我只求礎弟收留,吳軍存亦好,亡亦罷,都無影響,我只求礎弟帶我一同逃難。”
“往哪逃?”
“鄴城。”
原來郭時風還記得濟北王世子對徐礎的看重與拉攏,要給自己也留一條後路。
徐礎微微一笑,“郭兄考慮得倒是周全。”
“我不白跟礎弟走這一遭,礎弟刺駕、造反、稱王,樣樣皆是死罪,不好親自出面說的話、做的事,我都可以代勞,而且——”郭時風露出曖昧的笑容,“我與鄴城還有一點聯絡,能幫到礎弟。”
徐礎權衡良久,“郭兄的請求,我可以接受。”
郭時風面露喜色。
“梁、晉二王的請求,容我再想,吳軍將士素以剛強重名著稱,讓他們歸入他人軍中,難。”
“離開戰還有三天,礎弟慢慢想,臘月二十能借兵即可。”
郭時風將要告辭,徐礎道:“如我借兵,誰當騎兵大將?”
“梁將潘楷,他出身自騎將世家,這些年雖然隱居民間,家傳本事仍在,梁王試用過,晉王也滿意。”
徐礎道:“我一直以為晉王會重用譚無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