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今兒不是新人來報道嘛,老大讓我來看一眼。”
“正好,這個新人你領走吧。我們廟小,用不起。”王倫指著茹瓷前面站著的那人說道。
“看把王老師氣的,這怎麼回事兒呀?”茹瓷面露微笑和聲和氣地說道,徑直走到桌旁。
“王老師,駱賓並沒有不尊重您。只是剛好聽到您說在劇中使用的配樂以【閒雲賦】為靈感採集,您還說這是清初期坊間流傳甚廣的。”男子聲音很清亮。
“但在這裡您犯了個錯誤,清初時僅有南北曲譜及曲經五冊。在這些曲集中古曲記載有失而閒雲就是拾遺而成的集合本。”
“它並非是清初,而是清朝中後期的產物。所以,在劇裡如果採用這個,在時間上就有誤差了。所以我才提議您是不是再斟酌核對一下,畢竟在清初還沒有閒雲賦呢!”
男子說話雖然有點兒較真,但語氣很溫和,這給了茹瓷較好的第一印象。
“看到了吧,這麼一個毛頭小夥居然教訓起我來了,還一套一套的”一說就來氣,王倫兩腮邦子又鼓了起來,不耐地揮揮手“帶走帶走。”
“王老師,你們是因為這些曲子找到我的,能得到老師們的欣賞,我也很高興,這首曲子可以贈送給你們。”
說著,年輕人從揹包中掏出一疊列印好的曲譜,規整地擺放在桌上。
“但是有錯誤就應該指出來不是嗎?”說完,青年人背起揹包拎起吉它箱轉身向門外走去。
走到門口時好似想到了什麼,回頭認真地說道“您是音樂界的老前輩,駱賓很高興認識您。但關於閒雲賦的出處您所說真的有誤,如果您信不過我,可以找幾個專家問問。”
微微彎身示意尊重之後,青年人大包小包地走出了音樂部的大門。
“噯……”茹瓷還沒從他們的對話中完全回過神來,驚呼了一聲急急走出來,踩著高跟鞋哪裡能及得上青年人的腳步。
趕緊招了招手,音樂部一個年輕職員機靈地小跑到茹大助身旁,她低語說了幾句那人又風一般地跑了出去。
“王老師您說您跟個新人治什麼氣呀,年輕人嘛耿直得不懂轉彎。不過,我覺得如果他是錯的,就按您的意思開始創作配樂。”
“但萬一,我是說萬一啊,這年輕人要真蒙對了呢?!”
“行外人不懂也就聽個熱鬧,可萬一被那些老學究聽到呢?”
“您想想您一手打造的音樂可都是不容一點誤差的,所以其實我看這小夥子應該很對您脾氣的呀,都是一樣的嚴謹、認真!”
茹瓷巧妙地半字不提王倫會犯錯,只將話往好裡說同時又點了要害。
王倫則默不作聲地低頭想著,他在意被年輕人指出自己的錯誤,但更在意職業生涯的高譽。想通之後依著茹瓷的意思,兩人去到林染辦公室處理這件本就不復雜的事件。
“這方面的專家有很多,可是一下子馬上聯絡起來也有些麻煩。我看,還是給師總打個電話吧。”王倫這樣說並不是古曲專家有多難找,只是私心裡還是拉不下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