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知道站在父親的對立面只會被冷落,但他仍然因為憐憫修築長城的勞役苦力再次上書勸諫。是堅持也好、仁慈也罷,他心中清楚地知道就算是觸怒了父親,被遣至上郡,被拋棄、被流放,父親終歸是不會要了他的命的。
但此刻,他知道自己錯了。大錯特錯。
詔書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寫著【不孝、士卒多耗、無尺寸之功、直言誹謗】…
父親,原來您心中是如此看待扶蘇的!
重要嗎?不重要了。
他看了一眼天空中高高懸掛的烈日,沒有一絲溫暖,卻是安靜極了的冰冷。
他伸出手,向著太陽伸出手,手指在空中自然地彎曲著,陽光就像穿透了他的手指一般,他笑了。
他一邊笑著,一邊流出淚來。
“蒙恬,兄,扶蘇今生誤你,來生…”他對一直緊隨身邊的偉岸男子說了一句,便頭也不回走向校場中間。
男子怒目圓睜,憤恨地咬著牙追了過去,廳前的一眾人蒼促跟隨,傳詔的宦人使者步伐踉蹌。
“公子,一切都未定,陛下何以會下此詔書,公子應當回朝復問清楚才是…”說話的偉岸男子便是大秦朝猛將——蒙恬。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連這大秦最英勇的猛將都錯愕至極,並同時心存疑慮。
若說這大秦天下除始皇陛下之外,蒙恬心中只認公子扶蘇一人為主。
當初扶蘇被調至上郡監兵,明面上是放逐之意,但作為國之名將的蒙恬很清楚這必然是始皇磨礪公子的手段。將來的大秦,依然會是扶蘇的。無論是為將來計,還是在私人感情方面,蒙恬一直都是扶蘇最好的朋友,甚至在私底下扶蘇一直稱他為兄長。
他不相信陛下會下達這樣的詔書,讓最適合繼承大統的兒子自裁。
一絹詔書令公子扶蘇自裁同時亦勒令蒙恬引罪自亡。
這是何等的屈辱?罪?!何來之有!他這個大秦第一將軍,及胞弟蒙毅乃至整個蒙氏家族可說對大秦、對始皇無半分不臣之心,何以面臨這樣的滅頂之災。
“公子,小的也是奉命傳詔。陛下有話,公子當速速自裁。陛下向來無戲言,公子應當比小的更清楚罷。”宦官拿眼從蒙恬身上掃過最終落在公子扶蘇那被陽光拉得極長的身影上,小心翼翼地說著。
他甚至不敢多看一眼,哪怕只是公子的背影。
扶蘇站在校場中間,周邊軍士齊整地向兩邊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