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凱莎女王才制定了一條規定,不允許已知宇宙探索未知的遺蹟?”呂小啟之前還以為是嫌棄遠古科技太古老,對目前的時代無用。他想說什麼又給停頓了一下,一停就是十來分鐘,注意力集中回來才繼續說道:“那樣的話,的確不能亂考古來著。”
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鶴熙已經是靠在沙發上睡著了的樣子。
神,無論是科技造出來的神,還是其餘體系的神,祂們需要睡眠的嗎?
這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剛才呂小啟的大部分精力是傾斜向了伊人聯合帝國。
在伊人聯合帝國首都星的彥發出召喚,希望呂小啟過去進行一件背書。
有了軍團編制,再加上軍團只是在紙面資料,伊人懇求呂小啟在徵召兵源的時候能考慮一下伊人文明。
原先屬於正義秩序下的各個文明,他們是將梅洛天庭出現男性天使視作一個新的里程碑。
既然來自赤烏恆星系藍星神河體的呂小啟能成為男天使,其餘文明的男性是不是也行?
無論怎麼說,神聖凱莎領導的天使文明也是鎮壓了已知宇宙兩萬年左右,肯定是會有一些影響力餘留。
再看目前的局勢,恢復多王制度的天使文明大有再次強橫崛起的趨勢,不管是為了參與進去,還是為了己方文明的未來,提出一些訴求也就在所難免。
關於軍團的基層士兵來源問題,呂小啟是一種很無所謂的態度。
基層士兵從某種程度來說就是消耗品,來自哪個文明的什麼神河體又有多少區別?
呂小啟肯定是想讓藍星人佔了大比例,可是又顯得極度的不現實。
主要原因是藍星人所處的是核前時代,知識量以及一些觀念……真的比不上更高階時代的文明。
而這個真不是單純依靠短時間內努力去學習就能拉近差距,是來自成長環境的一些固有思維的障礙。
不帶任何的歧視,但卻有相關實實在在的例子。
比如生活在藍星農村的人與生活在城市的人,沒有任何遮掩的說必然會存在一些思想方面的差異,甚至會因為雙方各自根深蒂固的價值觀,產生對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
知識決定所處高度。
農村人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唯有依靠努力學習,用知識來改變命運。
生長環境又決定了可能達到的上限。
孟母三遷,就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在成長的同時學習和習慣一切。
通俗一點的說,現代人玩起電子產品很溜,可是換成古代人知道電子產品是什麼玩意嗎?
不但是藝術來自於生活。
其實知識和習慣也是來自於生活。
挑選一批藍星人進入軍團肯定會做,呂小啟卻是依然會讓女天使的比例佔多數,重要職位也會是由女天使來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