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舒翰招募了這些人,明面上是建築隊的工人,實際上卻是孤兒院的護衛,舒翰可不覺得單單依靠門口那兩個衛兵就可以保證孤兒院的安全,到時候要是內城爆發內亂,靠一群孩子和這兩個都沒怎麼開過槍的衛兵,舒翰可不願意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他們的手中,所以他必須要準備後手。
不過因為孤兒院的糧食有限,再加上空間不夠,舒翰的招募人員也就只能夠限制在二十人左右,這已經是舒翰所能夠做到的極限了,不過有張軒幫著自己,這二十個人各個身強體壯,同時也都是厚道老實的人,是經過張軒層層選拔出來的優秀兵源。
在這個年代,厚道老實的人可是真的不多見,而他們還能夠活到現在,可想而知身體素質確實不錯,而他們對於這麼一份工作也非常的認真,畢竟隨著戰事情況的惡化,內城的情況越來越動盪,外城就更是生不如死,如今能夠進入內城工作,這起碼可以安全一點,唯一遺憾的是舒翰只讓他們自己進來,他們的家人不能夠一起進來,還是得住在城外的貧民窟裡,除此之外,他們幾乎沒有什麼遺憾可言,所以對於舒翰的吩咐也都執行的非常到位。
他們白天和其他工人一起工作,幫著搭建建築,等到晚上的時候,舒翰把他們秘密集中在空地上對他們進行訓練,同時讓張軒在黑市上買來幾把槍對他們進行武裝,這些東西非常不好弄,尤其是在動盪年代裡,槍支的價格簡直足以跟黃金媲美,要不是秦曉這邊的產量大,舒翰的全部家當都不夠買三支槍的。
同時利用張軒的情報網,這才從黑市那裡買到了二十多支槍,舒翰,秦曉,張軒等人自然是人手一把手槍,以作為防身之用,剩下的便都交給這一支護衛隊,不過因為是在內城,戒備森嚴,所以雖然給了他們槍,但卻不能夠開槍射擊,以免被別人知道孤兒院裡竟然藏著一支二十人的武裝。
這在如今這個動盪的時候,絕對是足以被判重罪的事情,大家都是三緘其口,而舒翰透過在後世當軍官的經驗,訓練這二十人成為士兵還是很容易的,再加上舒翰幾乎每頓都讓他們可以吃飽飯,他們對於舒翰也是忠心耿耿,這一支隊伍在經過一個月的訓練之後,算是勉強可以使用。
在這其間,張軒還從外面淘換來三把衝鋒槍,舒翰是如獲至寶,相比起手槍來說,這衝鋒槍的威力無疑更大,不過對於子彈的消耗同樣也非常的大,為此,舒翰和秦曉幾乎是花光了所有的錢財,才給這三把槍配備了五百發子彈,憑藉著這麼一支部隊,舒翰才算是稍微安心一點,只要不發生特別大的動亂,孤兒院的安全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至於如何把這些槍支運送到內城,這個問題舒翰原本挺擔心的,畢竟私自運送軍火,這在黑鐵城可是大罪,但如今局勢混亂,守城計程車兵們也各個是心驚膽戰,只要塞點錢也不會多加阻攔,畢竟他們也需要錢,為之後的混亂做好準備。
同時在這段時間裡,私自訓練士兵的可不僅僅是他們這些人,還有很多人也在私自籌措槍支,以保證在未來混亂的日子裡保證自身以及家族的安全,因此這段時間,從外城進入到內城的槍支數量非常的多,舒翰在運送的時候直接報的劉軍的名字,再加上金錢開道,自然沒有人敢阻攔,看得出來,黑鐵城的範圍確實是越來越糟糕,各方人士都在積極準備,以應對接下來的危機。
看到這一幕的舒翰更加擔心,他把自己的擔憂告訴給了劉娜,希望她能夠幫忙,允許舒翰將孩子們組織起來,對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訓練,這些訓練不會特別複雜,主要便是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該如何逃難,同時安排出一部分的人手,在孤兒院附近修建一些防禦工事,比如挖掘一些壕溝之類的東西,以保證最壞情況發生的時候,孤兒院可以變成一座臨時的簡易堡壘。
劉娜對於舒翰的擔憂最開始的時候並不以為然,畢竟劉娜一輩子都只是一個普通的婦女而已,相夫教子,工作賺錢,然後養活自己和家人,是他前半生一直在做的事情,後來亂世來臨,他便開始辦理孤兒院,來養育那些孩子們,在道德上劉娜肯定是一個完人,但在面對時局的判斷上,劉娜顯然是比較遲鈍的。
在他看來,黑鐵城的局勢顯然還沒有到舒翰會想到的這麼壞的程度,如今不過是前線部隊作戰不順而已,半個月打不下來,那就一個月,兩個月,憑藉黑鐵城如今的軍隊打下來根本不會有什麼問題,到時候城內的情緒自然會被安撫下去的,舒翰的擔憂,在劉娜看來,根本是杞人憂天。
她哪裡會知道,黑鐵城如今的情況根本於她想象的完全不同,憤怒的民眾根本不會給前線那支濫竽充數的軍隊太長的時間,隨著時間的累積,人民的憤怒正急切的需要一個出口來宣洩,而內城便是他們戰鬥的第一物件,如今黑鐵城的統治階層們已經被他們的人民所拋棄,而黑鐵城內的軍隊不過只有五千人而已,且沒有重武器,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要面對的是五十萬憤怒的群眾,以及內城百姓們的冷漠,在這種情況下,暴亂的發生只需要一個火星就可以了。
面對劉娜的不在意,舒翰是苦口婆心的勸說,最終雖然劉娜依舊不相信局勢會惡化到這種程度,但還是聽從了舒翰的意見,準備對孤兒院進行改建,同時讓孤兒院的工作人員們,儘可能的將他們的家人也帶到孤兒院來,以保證他們的安全。
孤兒院的改建計劃,舒翰心中早有腹稿,首先便是對整個孤兒院的建築進行加強,以保證子彈的射擊不會輕易擊穿牆壁,另外便是在外圍的欄杆上增加一層鐵絲網,以防止敵人快速攀巖,然後用裝滿泥沙的麻袋建立起三道阻攔壕溝,以保證孤兒院本身的安全。
在這三重防衛之下,孤兒院很快就從一個慈善機構變成了一座軍事堡壘,幸好孤兒院這座建築的前身本身就是一個學校,是在2008年以後修建的,在那場大地震之後,全國各地的學校都開始改變了原本的建築模式,開始採用更加安全和牢固的新建築法,整體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雖然只有四層,但地基卻非常的牢固,鋼筋直插地面之下三十米左右的深度,保證即便是遭遇六級地震,房屋也不會塌陷,這讓改造計劃變得相對比較容易。
而此時,整個內城內,跟孤兒院一樣進行改造的地方並不在少數,許多權貴們的庭院都開始紛紛加入進改造的隊伍,一些小區反應稍微慢一些,但看到如今整個城市的變化,也紛紛建立起小區管理委員會,然後對整個小區進行加固,各個小區還成立其了民兵護衛隊,選拔一些健壯的男子來保衛自己的小區。
直到這個時候,劉娜才終於反應過來,局勢確實已經與她想象的完全不同,看著其他小區,單位急急忙忙求購材料的樣子,劉娜無比慶幸自己當初選擇相信了舒翰,讓孤兒院可以提早半個月的時間進行佈置,等其他人還在辛苦籌措材料,以對小區,單位進行加固的時候,孤兒院已經被打造的像一個堡壘一樣了。
到這個時候誰都知道,情況已經明顯不對勁了,而城外的貧民窟之中,暴亂更是相比較往常更加頻繁,顯然,各個野心家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舉措,吞併,壯大,那些原本散落在貧民窟各個街區的組織,在沒有軍隊的限制之後,紛紛開始急速擴充自己的實力,很快便從一個街道擴充到兩個街道,更多的街道,最終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而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內城。
貧民窟太窮了,窮到根本沒有糧食餵飽這些野心家們的肚皮,唯有內城中的那些有錢人,才能夠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不過民眾對於內城還是有著相當大的恐懼,即便那些野心家們怎麼鼓吹,都很難讓民眾參與進這一場風險極大的戰爭中去,他們需要一個契機,而很快,一個契機就出現了。
就在劉軍等人的軍隊外出作戰第四十八天晚上,一名黑鐵城計程車兵黑醉酒進入到貧民窟中,因為與一名從事特殊行業的女人沒有就價錢問題談妥,便直接毆打那位女性,最終導致女性慘死,而憤怒的群眾包圍了士兵,隨即將士兵打死,這一樁事情若是放在以前,那麼軍隊自然出動,所有參與這一次毆打士兵的人都會被抓起來,同時面臨十分嚴重的罪行,甚至當場處決。
這是軍隊的特權,作為暴力機構,在這個沒有法制的時代,他們就是唯一可以講話的人,怎麼能夠容許別人挑釁呢?可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民眾心中的畏懼之心正被憤怒所取代,在這個時候,軍隊就應該前身縮手,老老實實的把這樁事情給隱瞞過去。
但也不知道是軍隊在以前過於囂張還是其他的緣故,這名士兵的長官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竟然帶著自己手下計程車兵直接進入到貧民窟要抓捕罪犯,並且要求當事人將士兵的屍體交給他們,這種事兒在以前自然沒問題,可現在是什麼時候?竟然還敢做出這樣的事情。
傲慢計程車兵瞬間引爆了人民群眾心中的憤怒之火,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這十幾名進入貧民窟計程車兵最終被全部殺死,等最後他們甚至連一具完整的屍體都沒有留下,在他們死後,直接被憤怒的民眾給吃進了肚子裡,可見民眾對於如今的黑鐵城到底有多麼的憤怒。
而士兵們在臨死之前也拼命反抗,十幾把步槍,將周圍上百名平民殺死,憤怒的火焰瞬間被點燃,十幾名士兵的性命如何能夠平息民眾們的怒火,而在有心之人的引導之下,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自然被引導向了居住在城市中的當權者,憑什麼士兵殺死他們貧民窟的人,還可以這麼理直氣壯,憑什麼他們就要活該居住在這不見天日的貧民窟裡,而士兵們卻可以住在舒服的別墅裡呢?
這不公平?憤怒的火山爆發了,這個時候,理智已然從人群中消失,人們被憤怒所引導,成為了不會思考的動物,他們難道不知道,攻打黑鐵城會讓情況變得更壞嗎?他們知道,他們難道不知道就算他們贏了,能夠前往內城居住的人中,也不可能有自己嗎?他們也知道。
但他們更知道,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如果這個時候不拼一把,那麼他們即將死在這沒有任何希望的日子裡,所以他們選擇了丟棄掉理智,為自己的性命拼搏一把,隨即,整個貧民窟內,各種辱罵當權者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人們開始聚集,男人們拿著家裡面僅有的傢俱逐漸匯聚,女人們則跟在後面高聲吶喊,其中還混雜著那些投機分子和野心家的隊伍們,他們手裡拿著槍,等待著一個適合的時機。
人群的聚集自然逃不開在城頭上視察計程車兵眼睛,他們立刻發現情況開始不對勁,人群正在朝著城牆之下聚集,訊息很快傳到領導層的耳朵裡,但他們的反應顯然慢了一步,等他們趕到現場的時候,人群已經完成了匯聚,數不清的人群在城牆之下,匯聚成一片汪洋大海,站在城頭上的人們不禁被這巨大的人潮所震懾,他們從沒想到,整個貧民窟裡會住著這麼多的人。
這得是多少的人啊?他們發現自己根本數不清,長久居住在舒適環境的他們,哪裡能夠理解一群底層平民們的生活呢?他們無法理解,就如同平民們也不理解他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