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畢竟連種糧食都難以保證整個城市的口糧需求,黑鐵城的農民們可沒有閒情逸致去種植一些其他的東西,所有農民幾乎都被政府要求種植糧食,以保證糧食口糧的供應充足,也正是因為如此,那個時候的農民日子無疑是非常苦的,但如今,隨著耕種面積的擴大以及化肥有限度的引進,解決了一部分的口糧問題,憑藉這肥沃的土壤,養活這一百六十萬居民已然不是一個問題的時候,農民們本身的自由度也得到了極大的空間。
而政府這一邊在沒有了糧食的明顯壓力之後,對於農民也漸漸解除了諸多的繫結任務,畢竟如今工業發展如此迅猛,如果再維持原本的農民生活,那麼不出幾年的時間,恐怕所有的農民都要跑到城市裡去工作,而不會再繼續種田了,畢竟糧食的價格實在是太低,種植糧食,對於農民來說,幾乎不會有任何的好處,這是最大的問題,而政府這麼做,也等於是為農民們找到了一條出口。
在這一政策的鬆綁之下,如今每一個農民只要完成政府規定的公共口糧種植標準以後,便可以自行種植自己想要種植的東西,在這過程中,也讓黑鐵城人的餐桌上變得更加豐富,許多人開始種植蔬菜和果樹,同時還有進行養殖業的發展等等,這些農產業的發展,不僅僅讓當地的農民獲得了相較於以前更加豐厚的收入,同時也讓城市中的人們可以吃到更加美味的蔬菜,水果,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農副產品,比如香水可以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還有一些盆栽,花朵等等,能夠讓城市變得更加漂亮。
除此之外,這對於黑鐵城的第一產業發展也提供了一塊豐富的土壤,在此之前,牧歌時代遺留下來的大量農業書籍,雖然經過傳承還能夠保留一部分,但因為政府的硬性規定,因此許多知識也根本用不到,讓這些農業專家們總覺得自己是空有一身才華卻沒有地方可以施為。
而現在,這些第一產業的發展,也讓他們有了可以試驗的土壤,在他們的幫助下,許多農民也因此過上了不錯的生活,畢竟在此之前,這些農民大多數沒有種植過糧食以外的東西,而這些不同的樹果植物,對於土壤,地形,環境,氣候的要求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什麼都不懂,那麼最後只可能是血本無歸。
且即便有這些專家們,農業發展的道路其實也是非常曲折的,因為這個時代的農業植物,早已經因為地球環境的變化而跟以前有了非常明顯的區別,單單是水稻和小麥這兩種黑鐵城的常見食物,他們的種植和養育過程摸索,就花費了黑鐵城大量的時間,因為他們的生長和成熟週期跟原本的水稻和小麥是完全不同的。
水稻,小麥如此,其他植物當然也如此,因此農業書籍上記載的那些方法,有的時候也未必有用,還是需要重新摸索,因此不少農民也真的是會虧到血本無歸的,舒翰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農業研究院,由華金城出資籌劃一塊試驗田,將許多的種子在這裡進行實驗,所需要的成本和負擔都由華金城來承擔,然後培育出的種子,以低價賣給農民們,讓他們可以進行種植,而華金城也可以依賴這筆錢來回本,而華金城家大業大,即便失敗幾次,也不至於傾家蕩產,不像農民們,可能只要一次失敗,整個家當,一家人十幾年的努力頃刻間便會化為烏有,這對於當今的黑鐵城來說,無疑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各大城市雖然如今和睦相處,但實際上彼此之間的隔閡還是很深的,如果因為糧食問題和農業問題產生了矛盾,對於整個黑鐵城勢力範圍內部來說,就會產生十分惡劣的影響。
防範於未然,既然舒翰已經看到了矛盾可能爆發的點,且這個矛盾本身的問題其實只不過是錢而已時,舒翰有能力可以堵住,自然提前堵住,而這麼做,也確實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如今整個黑鐵城範圍內,已經實現了西紅柿,玉米,菠菜,蘋果和梨子等五種蔬果的再一次養殖,在這其中華金城的農業研究院可以說功勞不小,也因此得到了一大筆的種子錢,雖然錢並不多,甚至勉勉強強收回成本而已,但對於農民們來說,這無疑是實實在在的實惠。
僅僅一年的時間,因為這些新作物的產值,不少農民家裡都已經開始改造自己的房屋,準備建新的房屋開始仿照華金城內的房子,建設那些美麗的房子,這無疑代表著農民們的生活水平開始提高,尤其是對於山麓城和邙城的移民們來說,他們當初來到華金城的時候,心裡是迷茫的,害怕的,對於華金城甚至是有些怨恨的。
畢竟故土難離,誰都不想離開自己的故鄉,更何況他們並不是自願的,而是被人逼迫到華金城來的,心裡的感受自然不好,甚至還有不少人的家人曾經死在黑鐵城士兵的屠刀之下,對於黑鐵城,自然就更加沒有什麼好感。
因此雖然黑鐵城各大城市如今尚且沒有什麼動亂,那是因為黑鐵城的武力在時刻威脅著兩城人民,面對那些黑黝黝的火槍口,他們實在是說不出什麼話來,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對於黑鐵城到底是何看法,恐怕還是仇恨大於接受的。
這是必然的,畢竟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沒有做錯什麼,但卻從自己的家鄉一路來到了陌生的城市,身邊的一切都已經不同,原本的親朋好友也分散在各方,周圍的華金城人,黑鐵城人,看待他們的目光也同樣不同,即便是身處在一個村莊之中,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也並不融洽。
尤其是農村這樣的地方,鄉土觀念十分濃郁,即便華金城的人也僅僅只是比他們早那麼兩年時間遷入進來,但他們已經將這片土地看做是自己世世代代傳承的土地了,這個時候,山麓城和邙城的農民被帶到這裡來,他們的心中自然是不滿意的,而農村又不像城市之中,舒翰還能夠進行十分嚴格的監管,起碼保證他們在法律和社會地位上不會受到歧視。老友中文網
農村之中,舒翰想要管就非常困難了,整個華金城周圍的農村一共有上百個,華金城根本沒有能力將這些村莊全部管理起來,往往是好幾個村莊設立一個稅務官進行管理,然後各個村莊都是由村莊進行自治的,華金城只負責基礎性事物的幫助,大多數事情是由當地的村長和長老們來決定的。
這樣也能夠降低管理的成本,同時也尊重這些村子們自己的傳統,但這樣的做法,自然讓這些山麓城和邙城的人們過的十分辛苦,因為舒翰為了防止這些山麓城和邙城的人在華金城的農村互相勾結,因此都是把他們分散開來,居住在華金城的農村之中,以保證一個村莊的山麓城,邙城人口不會超過三成,保證絕對的控制。
這樣一來,雖然讓這些人不至於有反抗的力量,但同時也帶給了他們更大的困難,人數上佔據劣勢,又是外來的人,同時還是戰敗者的一方,華金城的本地人自然會欺負這些外來人,這一年的時間,過的也不算是太好,若不是城市不間斷的招收一些農民擔任工人,給了這些山麓城和邙城的人一條希望的道路,恐怕早就已經引發騷亂了。
而如今,農業的豐收和多種植物的耕作,使得農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些山麓城和邙城的人,生活待遇自然也上來了,畢竟說到底農村之中,內鬥如此激烈,很大的一個原因便是資源分配不夠,土地就這麼多,而人口卻在不斷的膨脹,最終每一個人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到最後,土地的數量無法在養活一家人的時候,鬥爭自然會出現的。
到這個時候,農民們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就會根據血緣,鄉親,先來後到,把人們區分成一個個的族群個體,最終這些個體之間彼此爭鬥,從而保證自己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護,這便是農村之間鬥爭的原因,越是窮困的山村,這種鬥爭就越是激烈,有的時候甚至為了一條河的水源而爆發血戰,這都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而如今,農業生產的提高,農產品數量的增加,各個農戶之間的競爭已經分開,農民們的收入得到了整體性的提高,這樣一來,彼此之間自然就會緩解很多,同時隨著華金城的電路鋪設到各個農村之中,華金城的官員們也逐漸進入到基層中去。
最開始建立這些農村的時候,舒翰因為管理人員的缺失,被迫將農村變成自治土地,以保證大量的管理人才可以留在城市之中,優先發展城市,而如今,華金城已經發展起來,管理人才的儲備也已經發展到一個地步,這個時候,舒翰自然要把農村也納入到整個華金城的管理體系之中去,而不能夠任由他們發展,鄉土政治發展到後來便是鄉賢政治,之後便是地方政治,最後便是黑金政治,舒翰當然不可能希望這種情況發生,自然要早早控制。
同時,舒翰是一個純粹的工業黨,而要發展工業,就需要大量的人口,而農村的鄉賢們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利,自然希望年輕的農民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從而保證自己這一方的戰鬥力和話語權,他們便在跟城市爭奪勞動力,這是舒翰不能夠忍的,因此將整個農村納入到華金城的控制範圍內,將基層組織深入到農村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城市獲得充足的勞動力,以保證城市的更快速發展,工業的引領繼續前進。
這是舒翰必須要做的,所以他才會費勁千辛萬苦也要把電路鋪設到各個村莊之中去,就是為了藉著這些電力的樞紐將一個個變電站鋪設下去,而這些地方涉及到電費問題,自然就需要官員進行管理,透過電費這樣一個切口,從而讓華金城的能量進入到農村的管理之中去,這便是舒翰的目標。
之後舒翰還打算將道路鋪設到農村之中去,而這就給了舒翰在農村更大的話語權,畢竟道路是貿易的經絡,優秀的道路工程,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也是必然的事情。
將農村納入進華金城的管理體系之內,對於舒翰,華金城來說都是好處多多,所以他必須要做,而附帶的作用便是山麓城和邙城的人日子也過的比以前好得多,這也讓他們的內心之中,對於黑鐵城的所作所為能夠釋然一些,甚至一些人已經開始接受新的生活。
畢竟當初劉三毅征服山麓城和邙城的時候,武力動用並不是那麼的激烈,死傷人數控制在五千人以下,同時對於平民幾乎沒有任何的損失,尤其是邙城,幾乎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衝突,也正是因為如此,大部分的平民對於黑鐵城的憎惡,大多數是因為遷移所帶來的,遷移讓他們離開了故土,離開了親朋好友,離開了自己生長的土地,這是他們憎惡的來源,同時他們在新的土地上並沒有過上什麼好生活,甚至生活品質比以前還要降低好幾個檔次,這當然讓他們沒有什麼好臉色,對於黑鐵城,也是多持負面評價的。
但這一次透過農業發展,帶動這些農民們大豐收,收入大增,他們的生活水平起碼不會比在自己原本家鄉來的低,同時經過一年的時間,又再多的不甘和不捨,此時大多數人也已經放下了,更何況各種各樣的減稅,免稅政策,都讓他們的心中釋懷了許多,因此一場遷移人口和本地人口之間的一場內鬥,也被舒翰消除於無形之中,這當然是另外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