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農門貴子莊汀泉免費閱讀> 第44章 去鎮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章 去鎮上 (1 / 3)

張小北帶著新做的帽子跟著胡氏和張小草喜滋滋地出了村, 村口的大槐樹下聚集了許多人在那兒閑敘。大房的江氏和張小寶也在那兒, 原來張小寶也是今日沐休。兩家人因為先前發生過矛盾,雙方見了面都很有默契地扭過臉,故意跟別人搭話。胡氏跟眾人招呼一聲便帶著張小北快步離開。

張小寶一眼就看到了張小北頭上的新帽子,只見他偏過頭對江氏說了句什麼,江氏一臉的怒意。張小北恰好看到這一幕,也懶得去猜這對母子的心思。

他們和王世虎約好在鎮上的楊氏書坊門口見面。

他們到了鎮上, 胡氏把東西挑到集市上,讓張小草看攤子,她自己再回頭帶著張小北去書坊買書。

他們兩人到達書坊門口時, 王世虎和他娘白氏已經等在那兒了。

白氏一見了胡氏便笑著招呼道:“大姐, 你來了。最近生意忙不?”

胡氏也笑道:“生意還是那樣,還行。”

兩人寒暄幾句, 白氏說她今日有些事要辦,問胡氏能不能帶著王世虎挑書,等一會兒她就過來。

胡氏說道:“沒關系你去忙吧,我帶著他們兩個在這兒就行。”

白氏說著把一個荷包交給胡氏:“這裡面有四兩銀子, 世虎拿著我不放心, 你幫他拿著。一會兒他選好書你給掌櫃的便是。”

胡氏收下銀子, 兩人又說了幾句話, 白氏便離開了。

三人進了書坊, 夥計出來招待,問他們要買什麼書。

張小北說先看看再說。

他和王世虎照著李先生列的單子一本本找去,有的書旁邊寫有價錢, 有的沒有,他們時不時地要問一句。

張小北一邊挑書一邊咂舌,記得上次買開蒙的書本時一本是一百多文,那時他就有些肉疼,如今一看,不覺嚇了一跳,他們今日要買的書價格在一百五十文到三四百文價格不等,版本不同,價格也不一樣。就算他們挑最便宜的那一檔,算下來,十幾本書全買齊,至少三兩銀子往上。王世虎也沒料到這麼貴,相比之下,那些蒙書是最便宜的。

兩人小聲商量了一會兒,決定只買這半年要用的,而且是分頭買。

張小北想著今日好容易有點空閑,而且又買這麼多書,幹脆趁機在這兒蹭半天書看。他便跟娘商量,讓她先去集市做生意,他要在這兒看書。胡氏不放心兩個孩子拿這麼多錢在身上,幹脆就讓他們先挑好書,她付了錢才離開。

張小北買的是《大學》、《中庸》和《論語》三本共花了一兩多銀子,王世虎買的是《孝經》、《孟子》、《詩經》、

《尚書》、《周易》五本書,花了將近二兩銀子,胡氏便剩下的二兩銀子交給王世虎,囑咐他藏好別丟了。臨走去,她又給了張小北三百五十文錢,讓他看完書再去買些墨和紙。剩下的錢他自己留著零花,餓了就出去買些吃食。

張小北又問夥計書坊收不收手抄書,夥計說收,但要看字好不好,錯字多不多,而且價錢也不貴,根據書的薄厚程度,價格在三十文到一百多文之間。筆墨和紙張都要自費,當然要抄書的紙張也不能太次,像張小北平常練字的那種紙就不行。這麼一算下來其實掙不了多少錢。而且他們的空閑時間不多,每月除了三天固定的沐休外,就只有每天散學後和午休時有一有空閑,加在一起也就三個時辰左右,抄一本書少則五六天,多則十天半月,而且張小北還要抄一些書自己收藏,這麼算下來一年也抄不了多少本。張小北漸漸打消了靠抄書掙錢的想法,看來他現階段掙錢的機會真不多,一是條件限制,二是時間有限。也許能過個一兩年,他可以幫人寫寫書信的活計多少掙些。而眼下能做的一是好好念書,二就是借幫家裡出出主意,讓他們多掙點錢。

張小北想來想去也只有幫忙想點子這個主意最可行,一是他娘自做生意以來已經嘗到了甜頭,先前他提出的炸蠶豆、做糕點涼粉和生豆芽已經成了他們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搬了新家後,他們家的廚房就有兩間,既幹淨又寬敞,各種櫃子擺放得整整齊齊,光灶就有三個,案板兩個,一個大的一個小的,蒸籠砂鍋一應俱全,院子裡擺滿了各種壇壇罐罐的。

張小北人在書坊,心思早飄到九霄雲外。他在思索一個新的能掙錢的點子。

他一想思索一邊翻書,這次他不是翻那些聖賢書,而是專門找些農林之類的書。古代的這種書並不多,他在某個角落後裡翻到了一本農書。

王世虎時不時地會看一下張小北在看什麼書,他一看到他在翻農書,便問道:“小北,你看種地的書幹什麼?還不如看些講吃食的書有意思呢?”

張小北道:“我隨便翻翻。”

王世虎又問:“對了,你家的果樹種上了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