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楚憶分別後,雲宣返回了族中。
雲宣佈置的三天九宮陣,早在援兵趕到後、五極門離去時就已經撤開。
此前,太恆長老率全體雲家族人,以最誠懇、最鄭重的禮節,向拜火教、木家、嵇語等三方修士表達了謝意。
雲家,正以全族作陪之禮節,接待嵇語等拜火教來客。
此刻,議事堂中,太恆長老和嵇語分坐主客首位,拜火教和雲家其他修士也順次落座。
嵇語向太恆長老等提出了邀請:“此前,教子提出過,希望舉族搬遷到拜火教教域範圍之內,從而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五極門這樣的侵擾之事。
這在拜火教,也是極為普遍之事。凡是拜火教的修士,其族人皆可自願遷入拜火教教域範圍之內。但同時,還繼續維持獨立的家族身份。”
如此行事,既能夠讓教中修士卸下對家人族人安危的擔憂,也能夠讓拜火教增加構成修士來源的人口基礎。
這些進入拜火教教域範圍內的家族,其後代之中如果出現天資優異的修士,一般而言也是優先加入拜火教。
所以,教域範圍內聚集的家族越多,拜火教的修士基礎,就越豐富。
太恆長老首先是非常真摯地對嵇語表達了感謝,當太恆長老正要繼續往下說的時候,雲宣卻是回來了。
所以,太恆長老對嵇語和雲宣說道:“嵇護法和宣兒如此安排,是為了護持雲家安全。雲家太過弱小,我覺得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感謝拜火教的庇護。
不過,考慮到族中還有一部分人在遺蹟戰場等地外出探索遊歷。如果一下子全走光了,他們回來後找不到人很麻煩。
同時,雲家世世代代在燕城生活千萬年,骨肉相附,多多少少有些安土重遷。
所以,我在想啊,是否可以一部分族人遷往拜火教,另一部分族人還是繼續留在燕城。
如此一來,即便在燕城的雲家遭受什麼意外之事,遷入拜火教的族人們也能夠確保家族延續。”
聽完太恆長老的話,雲宣總覺得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很全面,可總是覺得似乎有什麼地方有點怪怪的。
不過,雲宣沒有提出疑問。拜火教的修士和雲家很多族人都聚集在此,也不合適細問。
況且,族中事務,向來是族長、議事堂長老和太上長老們決策。自己只是第三代的年輕族人,如非長輩主動詢問,或者自己在合適的時機提出建議、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請教自己不理解之處,除此之外,還輪不到晚輩過問的。
遷與不遷,如何遷,何時遷,都是各家自定之事,只是需要跟拜火教提前做好銜接就好了。嵇語自然也沒有任何異議。
於是,半數族人遷往拜火教之事,算是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