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好男兒留什麼辮子> 第147章 赳赳老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7章 赳赳老秦 (1 / 2)

“末將明白了,大帥賞賜惠州綠營也是這個意思,尚之信所部的兵馬不過兩萬,皇上……吳世璠那邊肯定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一旦昆明城破,十餘萬清軍立時就能轉頭東下廣東,尚之信斷然擋不住這麼多清軍,惠州綠營既然得了咱們的銀子,定然會在尚之信軍中流傳此事,屆時咱們收編他們也會容易的多。”

巴思克、秦懷忠和廖進忠等人恍然大悟,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他們也懂。

“不錯,銀子固然重要,但是人心更重要,如今偽清幾乎已經控制了全國,咱們若是還捨不得幾個銀子的話,又何談反清復漢?”

馬仲英絲毫沒有在一眾手下面前掩飾自已的野心,他必須要給這些跟隨他的人晉升希望,從而讓他們緊密地圍繞在自己的周圍,組建成一個新的團體。

“大帥高見!”

在場的瓊州軍諸將,這會對馬仲英是真的心悅誠服,一個個不迭地起身行禮。

統一了思想後,馬仲英又把張德才叫了過來,張德才是在安化州投靠瓊州軍的,入軍以來,一直負責後營的各項事宜,也就是後勤保障工作。

瓊州軍自入桂以來,兵員人數翻了十餘倍,軍中魚龍混雜,軍服也是五花八門,有周軍的,有清軍的,有土司兵的,甚至還有不少人穿著百姓的粗麻布衣,拿杆長槍就能編入戰兵,搞的跟土匪和山賊一樣,實在是有損觀礙。

召張德才過來,其用意就是要他在搶在犒賞三軍之前,統一瓊州軍的軍服和盔甲樣式。

“敢問大帥,這軍服和盔甲樣式有什麼要求?”

聽完馬仲英的要求,張德才思索了一下,就是把最關鍵的問題提了出來,改制軍服和盔甲這種事並不難辦,南寧城內就有現成的染布作坊,還有相當數量的鐵匠,城中的那些女人也能做針線活,難的是軍服的款式。

“咱們既然用大明的旗號,莫如就用紅色的鴛鴦襖作軍服,至於盔甲重新回爐肯定是來不及,修補一下染個色,改成常用的青白甲怎麼樣!”篳趣閣

柘戎營營官廖進忠率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吳三桂起事那會,就是奉的大明的名義,軍中的軍服和盔甲都是仿效明朝的軍服,後來吳三桂建立吳周,這軍服卻沒有來得及重新改制,所以他認為還不如依葫蘆畫瓢,直接照搬明軍的軍服和盔甲。

鴛鴦戰襖是洪武二十一年,由明朝皇帝朱元璋下令設計的,這種戰襖的特點也非常的明顯。

首先,鴛鴦戰襖比較長,衣襬一直持續到膝蓋,合格的鴛鴦戰襖的衣襬裡面包裹著鐵絲,可以保護襠部,袖口為窄袖,是為了便於士兵作戰使用。

鴛鴦襖也有兵種之分,騎兵所穿的鴛鴦戰襖乃是對襟,上面有銅釦,步兵大部分是右衽交領,在鴛鴦戰襖的裡面有壓實的棉花,具有一定的防護能力。

“明軍是明軍,咱們現在是瓊州軍,豈能混為一談,如今華夏沉淪,海內俱喪,還用明朝軍服實在有些不妥,正所謂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我瓊州軍如今所要做的就是效仿當年的大秦,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剿除偽清政權,所以這軍服和盔甲,本帥屬意尚黑,至於樣式,依舊用鴛鴦襖的格式,但是下襬一定要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