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兄還請稍安勿躁,響應楚國公之事,老夫以為,還是要緩上一緩。”
曾經為延平王朱成功通傳過江南情報的陳恭尹卻斷然否決了惲壽平的意思,雖然他同樣激動於明軍攻入江南,但二十年前的那一場大敗卻令他如鯁在喉,他現在擔心的便是馬仲英會不會重蹈南都之戰的覆轍,因為他不能承受再來一次功敗垂成,更不能承受這些心懷故國的讀書人遭到清廷的屠刀。
“陳兄……這?”
惲壽平有些難以相信,他沒想到諸人中最支援反清的陳恭尹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打退堂鼓。
屈大均和陳恭尹相交多年,自然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故爾拱手對諸人行了一個羅圈禮道:“惲兄不必著急,大明王師就在左近,諸位儘可安坐,待我與陳兄見了楚國公後,再議不遲!”
“那便請二位仁兄,儘快去見楚國公,我等則抓緊時間聯絡常州城內的同年,給趙祿星那狗東西來個裡應外合。”
惲壽平的父親惲日初乃是復社成員,清軍攻破南都時,惲壽平年僅十一歲,但他一直隨父親在浙東一帶從事抗清活動,永曆朝廷覆滅後,歸隱山林,以畫畫為生,堅決不食清祿,更不願為官,是以在得知明軍進入常州後,他的情緒最為振奮。
文人造反,三年不成,陳恭迎和屈大均二人急著要見馬仲英也是這個意思,因為他們必須弄清楚明軍是不是要打南都,要不然常州這邊大家都聯絡好了,你們卻在江蘇境內虛晃一槍,那咱們不但是空歡喜一場,還有可能成為清廷打擊的物件。
懷著無限的期待,陳恭迎和屈大均當日便奔赴宜興方向,可直到他們到了宜興城外,也沒有發現明軍主力的蹤跡,宜興城內的盧震也是一無所知,直到第二天,他們才得知明軍昨天已經改道直奔溧陽而去。
“溧陽?……去溧陽,豈不就是要打南都?快……快,咱們也去溧陽!”
從盧震的口中,陳、屈二人已經知道,馬仲英從浙江帶過來的軍馬不過一萬人,而且沒有攜帶重武器,就憑這樣的兵力配置,陳恭尹實在不知道這楚國公有什麼把握打下南都城,心急之下,連水都沒喝一口,就吵著要去溧陽。
陳恭迎和屈大均趕到宜興的同時,江南總督阿席熙也收到了楚軍攻入常州的訊息,為此他只得召江寧將軍喇楚、江寧巡撫餘國柱、江寧知府于成龍這個是旗人)、蘇松總兵歐陽凱、崇明總兵江大治等主要官員商討戰守事宜。
“浙江賊寇打到常州了?馬逆太驕狂了吧,帶了一兩萬兵馬就想來打江寧?他不怕被趙國祚咬住尾巴,或者切斷退路嗎?”
江寧將軍喀楚本建州烏紥拉氏人,滿洲鑲黃旗人,先世居薩哈勒察,清朝將領。順治初,從內大臣和洛輝出師,駐防西安。因功迭進三等阿達哈哈番。
永曆十五年,從軍貴州還,適朱成功犯江寧,遂自荊州馳救,大破,進二等。再遷江寧副都統,次年升任江寧將軍,主管江寧駐防八旗。
喀楚雖然在面對吳三桂時打過好幾場敗仗,但見識卻比與會的其他文官要強上不少,他實在想不通馬仲英有什麼憑仗,就這樣一頭撞到江寧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