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島水師諸將如此熱情,楊彥迪也算是自己的長輩,這次能大破清軍,也得益於龍門島水師的千里赴援,所以馬仲英也是不停地和在場的水師官將打著招呼
雙方敘禮完畢,楊彥迪便抬手將帳下幾員大將向在場的瓊州軍將佐介紹起來,馬仲英也和楊彥迪一樣,指著身後的瓊州軍鋼刀營和滅胡諸將簡單介紹了一番。
待見禮完畢,馬仲英就是邀請楊彥迪以及其麾下的將佐先回南寧城暫歇,趙安民也抓緊時間把府衙收拾了一番,又收羅了部分乾肉和果蔬,勉強置辦了一桌酒席,也算是盡一下地主之誼。
酒過三旬、菜過五味,馬仲英就是委婉地提出南寧城的糧草只剩四千餘石,此次繳獲的糧食只能和龍門島水師四六分賬了,當然南寧由於百姓較多,所以是瓊州軍拿六龍門島水師拿四。
對於馬仲英的提議,楊彥迪微笑不語,坐在其下首的的禮武鎮副將黃進卻開口說話了。
“我龍門島只有三千軍馬,如何能拿這麼多糧食,你們給個一兩成就夠了,只不過末將有一言,還請馬帥斟酌。”
黃進本是福建安平人,永曆十五年,隨延平王鄭成功攻臺,鄭經令其為楊彥迪副將,也是為了更好地控制龍門島水師。
“呵呵……大家都是大明的軍隊,有什麼斟酌不斟酌的,黃副帥儘管說話。”
聽到黃進只要一兩成繳獲,馬仲英大感好奇,他已經從李沁的口中得知,龍門島水師由於長期遠離內陸,糧食極為匱乏,以至於不得不打漁度日。
這次繳獲的軍糧,馬仲英也估算過,不過兩萬石左右,就算是分兩成給楊部水師,差不多隻有四千石。
這點糧食也只夠龍門水師支用三到四個月而已,馬仲英實在想不通黃進為何否定了他的提議。
“那黃某可就唐突了,我延平王府向來遵奉的是永曆朝廷,至今用的還是永曆年號,馬帥父親馬寶淮國公的爵位,當年也是永曆皇帝冊封的,那滇西的興朗朝廷,我等實是聞所未聞,如今延平王,坐擁大員,扼守福建海防,有水師戰船近千艘,帶甲數萬,誠是我皇明覆國之柱石也,末將入城時,聞得興朗前軍都督王國興已經陣亡,馬帥何不改弦更張,如此一來,天下復明武裝也能同心一意,復我皇明正統。”
黃進說這話的時候,還不忘看了楊彥迪一眼,作為鄭氏在福建的鄉黨,他的意思很明確,在晉王李定國殉國後,這天下唯一能抗起大明旗幟的只有大員鄭家,現在其它還打著大明旗幟的勢力,全都是僭越。
“呵呵……興朗朝廷承永曆正統,如何……!”
“巴叔,住口!”
巴思克怒極反笑,忿忿不平地看向黃進,話說到一半,卻被馬仲英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