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水面之上,因著寒暖時節的交替,尚還略浮現著一層層淡淡的水霧……
樂乘此刻內心正在天人交戰,樂雲見著樂乘神色之中都帶著一絲的動容,就忙的出聲勸道:“將軍,莫不是忘了越國重臣文種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越王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吞吳之後。范蠡攜美而走,自齊遺大夫文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種見書,稱病不朝。人臣中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聽後,仰天大嘆:不聽范蠡之言,才有此禍。遂揮劍自刎。
樂雲此刻說及其文種之事,就是讓著明白文種助越王這樣的不世之功,最後都被著越王誅殺,以你之功,能得到趙王的寬恕?
樂雲雖是無意之語,但這話一說讓著樂乘不由得在心裡掂量著自己在趙王心底裡的分量,道真是樂雲之話,其心可誅!
樂乘正左右間舉棋不定之際,在著媯水河之旁又傳來著駿馬齊喑之響,從這聲音聽來,少有百騎,驚的樂雲將著利劍脫銷而出,怒視著滕嬰,對著樂乘道“將軍,你看此子定是看勸阻不成,這才要生起禍心,準備讓甲士押回將軍!”
滕嬰聽到身後傳來著馬匹急奔而來之聲,就臉露著一絲喜色,太子殿下終於來了!
但樂雲此人一直在樂乘身旁呱噪不已,滕嬰更是怒視著他,心想著若他在此,將軍必是因他左右搖擺,該尋著個什麼辦法,讓他從將軍身旁離去?
滕嬰正心思如何之際,卻從著身後傳來著一聲爽朗的笑聲“樂乘將軍,此番不辭而別,卻是讓丹千里送行啊!”
樂乘聽到是太子的聲音,忙的從坐騎上下拜道“罪將樂乘見過太子殿下!”
聽聞趙國的太子丹親自到此,對面正在雅奏古琴的樂間戛然而止,從石塊間站起,遠遠注視著媯水河對岸的太子!
身旁的內侍胡逸仰問道“公子,趙國勁騎而來,若不相助樂雲,恐……”
樂間神色不動道“毋急,待公子看下太子丹是如何處理此事的……”
河旁的張瀟看著跪下的樂乘笑道“看樣子,將軍還是記得本太子的!”
樂乘此刻仍是恭敬的一拜道“在乘心中,太子終是太子!不會因乘在趙或是在燕而發生變化?”
張瀟聽後並未有著一絲的欣喜,而是繼續問道“難道將軍鐵心要離趙入燕?”
樂乘此刻才站起身來道“非乘不願留在趙地受我王罰,而是乘因悠悠之事,必要找尋於她,在趙,乘恐……哎……”
張瀟聽後卻是大笑起來道“誰人言說一定會責罰將軍?滔滔媯河之水,丹在此向將軍保證,決計不因此事而加罪於將軍,況我父王一樣賞罰分明,愛惜人才,將軍何慮也?”
一旁的樂雲見著樂乘猶豫,忙的插口道“將軍,莫忘了剛才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