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與趙括引馬到馬服君府,下馬時趙括問道門人:“我父親呢?”
門人道:“齊國田單拜見,正在後院呢!”
趙括向張瀟攤手解釋,張瀟笑道:“古今少見的兵聖相見,田單火牛陣攻燕,收復失地,馬服君閼與破秦,聲震六國,本太子願一瞻二位風采!”
說完後,也不知是趙括拉著他還是他拉著趙括向後院走去!
後院之內,秋風蕭瑟,趙奢親自為田單斟倒茶水,“請!”趙奢飲茶道!
田單一口飲盡,嘆道:“六國皆論趙國胡風益盛,戰事一起,無民無兵之分,全民為兵,今日,我從使館而來,看邯鄲繁盛不弱於臨淄,六國之論不實啊!”
聽到田單說道,趙奢復為田單斟茶道:“趙國不同於齊國,趙國四戰之地,南接齊魏,北拒胡人,東西秦燕,是以趙國胡風日盛,軍士眾多。”
說道這時,張瀟趙括就在內院門外,聽到趙奢說這句話,張瀟讚歎道:“馬服君所言在理!”言盡,就出現在內院之中!
趙奢一見到張瀟到來,忙跪拜下來,張瀟本就是來找趙奢有事相求,攙扶他起來道:“今日這裡只有夫子學生之分,無君臣之分!”
說完,坐下來為趙括斟茶後道:“我來之前就聽到田將軍與趙將軍論兵,怎滴我一來就不說了,莫不是學生資質尚淺,難懂其意?”
一杯茶水剛剛斟滿,趙括受寵若驚的接過去。趙奢聽後忙準備解釋,張瀟又道:“二位只管論兵,就當我是一聽客!”
太子如此說道,趙奢自不敢多言,田單見此道:“馬服君之言,田單認為:兵士數目不是越多越好,因為兵士數目多會影響國內農耕,造成糧食供應困難,是“自破之道”!”說完這句話看了下趙國太子,真如他所言:他靜靜的品茗著,臉色看不出絲毫變化!
“古代帝王的兵力不過三萬,便可令天下諸侯臣服,兵數越多是為“自破之道”!”
趙奢聽到田單的話,不以為意道:“安平君你什麼時候開始不聞世事了?”田單火牛陣大破燕國,迎齊王回臨淄,田單受封為安平君。
趙奢繼續道:“古時天下分為萬國,最大的城不過三百丈,最多的人口不過三千家,用三萬兵攻或守,對將帥來說沒有困難。可是現在存世的,只有七雄之國,千丈之城,萬家之邑可謂比比皆是。以三萬兵,野戰未可言必勝,圍城更加不用指望。”
聽到趙奢如此論制,田單道:“兵者,詭道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張瀟聽到田單的話後,將要嬉笑卻不料茶水嗆到嗓子,“咳咳”聲不斷,田單看著太子道:“太子正殿上一語中的,如今發笑,必有高論了?”
張瀟忙搖頭拒絕道:“高論談不上,就是略有所思:世人都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卻不知道萬事須得未雨綢繆,兵者,詭道也!是以謀交兵城,但不影響各國發展兵士!君不見:華陽一役,就是大兵團作戰,以後這樣的戰事必定會成為常事……”
聽到太子丹如此分析,田單深深感嘆道:“鄙陋之人沒有想得這麼深遠!”
張瀟聽到田單如此自謙,忙道:“剛才所言,純胡言論語而,安平君可別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