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龍是個辦事追求效率的人,在他的努力之下,施工隊很快便組建完畢,開始按照肥佬給的圖紙來施工。
開始施工之後,肥佬一顆心就撲在工地上,只要是白天施工的時候,他都在。
除了依舊要求一日三餐有魚有肉之外,他沒有再給自己要求什麼特殊的待遇,和現場的施工隊高度統一,只有吃的,他還是保持著特殊的狀態。
肥佬這個人什麼都好,唯獨是管不了自己的那張嘴,貪吃的毛病如何也解決不了。
按照圖紙,他們需要挖一個很深的地下空間。地下空間足足有十層樓那麼高,而位於地面的卻只有一層樓的高度。
這樣的設計讓人非常的不解,即便是到了現在,李如龍對於這樣的設計還是難以理解的。在他看來,植物的生長是需要陽光和水分的,在地下空間裡面搞種植,水分還可以從外部引入,那陽光呢?如何才能把陽光引入呢?
這是個巨大的問題,反正李如龍是怎麼也想不明白到底該怎麼做。
時間過的很快,在每天夜以繼日的施工下,半個月左右,他們基本上就已經宣佈竣工了。
竣工沒有任何的慶祝儀式,因為這只是剛開始而已,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還需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主體框架有了,剩下的就是要把各種裝置引入這個框架之中。如今這世道實在是太亂,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肥佬需要的那些裝置,在這樣的環境下,肥佬只能靠自己來想辦法,利用現有的資源,自己研發了一些簡陋般的裝置。
這種簡易版的裝置當然不如原先研究所裡的那些裝置效果好,甚至連百分之一的效果都達不到,但是沒有辦法,他們現如今只有這個條件。
按照肥佬的要求,王老闆透過自己的渠道搞來了一些種子。這些種子運到了營地之後,立馬便被肥佬給運進了他的“研究所”裡面。
這研究所裡面不見一粒的泥土,有許多器皿只是放滿了水。肥佬把種子放在這種經過了處理的水中,很多人認為這樣種子根本不可能發芽,誰知道發芽所用的時間竟然比原先縮短了將近一半。
這地下空間裡面有三臺發電機,兩臺發電機是一直運轉的,剩下的那臺發電機是屬於備用裝置。
這兩臺發電機每天發的電足夠他們所使用的了,他們利用電來產生光,利用產生的光和這些植物產生光合作用。
於此同時,他們這個地下空間還時時刻刻都保持著一個最適宜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溫度和溼度。
他們人工地營造出了那麼好的生長空間,那些植物的生長速度明顯要快過種在外面土壤裡的速度。
肥佬挑選的植物本身都是生長迅速的職務,所以不到一個星期,他們便有了新鮮的蔬菜。
新鮮採摘上的蔬菜,被伙房的人剁成了餡兒,包成了餃子。
當天晚上,整個營地裡面都是歡聲笑語。他們的幸福太容易得到滿足了,能吃到一頓餃子,那簡直就快活成了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