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學不是什麼大工程,也沒有什麼複雜的建築,更不會追求多麼漂亮。
江小白對工程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真材實料,要把房子造得堅固一點,要能抵抗得了地震,也能抵抗得了颱風。
他帶來的錢要比張明宇給他的預算要多,為的就是要把房子造好,而不是隻是把新學校給造起來。
“磚頭、水泥、沙子等等這些建築材料,一定要用正規廠家生產的,不要怕價格貴,質量一定要有保障。”
江小白再三強調他對於工程質量的要求,張明宇也一再向他保證。
十點鐘還沒到,就已經有家長來到了學校。十點鐘到了之後,那些家長基本上就到齊了。
江小白在人群裡看到了水娃帶著他的母親來到了這裡,這孩子一直緊緊地抓著他媽媽的手,躲在人群之中,看上去有些緊張。
“好了,大家安靜一下。”
張明宇先開了口,讓大家安靜下來,然後所有人都停止了說話,看著他。
“今天把大家召集過來,主要是為了孩子們上學讀書的事情。以前,你們覺得家裡太窮,負擔不起學雜費,現在好了,有好心人幫咱們大家解決了這個問題。今天把大家都召集到這裡來,主要是想要問問大家還有什麼顧慮的。孩子們上學是頭等大事,沒有比這個事更大的了。按照咱們國家的法律,到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應該上學。你們做家長的,如果不讓他們上學,就等於是違反了法律。”
張明宇說了一大桶,軟硬並施。
“我們都知道上學好,可是有什麼用呢?能考上大學的能有幾個人啊,到最後還不是得去打工。”
一個孩子的家長說道。
馬老師道:“娟子她爸,你這話說的不對。我老馬就是初中畢業,在村裡算是有文化的了。我不靠賣力氣,一個月的收入比你這個賣力氣的多吧。我也沒有考上大學,知識怎麼就沒用了呢?”
“你這個是個例,又不可能每個人都能當上老師。”
馬老師笑道:“咱們村的會計是你親叔叔吧,他不過就是讀了幾年小學,會打打算盤,就能夠當上村裡的會計。一年也不比你少賺吧。”
張明宇接過話茬,“就算是最後出去打工,有文化也還是要比沒文化的多很多機會。咱們村的趙逢春你們都知道,人現在混的很不錯,在城裡安了家,還買了小汽車。當初他也就是讀了兩年高中,然後就出去打工了。就是因為在學校裡學到的文化知識,讓他和別人比起來就不一樣,得到了老闆的賞識。如果他大字不識一個,老闆會那麼賞識他嗎?”
幾位老師,每個人都舉例來說明讀書學習的重要性,他們希望這些家長能夠理解,不過情況並不樂觀。這些莊稼人大多數都沒有什麼長遠的眼光,他們能看到的只有眼面前的那點事。
“我和娃兒她爸每天都要出去幹活,娃兒還是不在家,那她弟弟誰帶啊?不成不成,總不能讓我在家裡帶娃吧,那誰給我工錢啊。”
一名婦女說道。
“趙大嫂,你這麼做對你女兒太不公平嘛。要是現在調換一下,你女兒小,你兒子大,你會讓你兒子在家照顧他的妹妹而不讓他上學嗎?”
趙大嫂道:“男娃和女娃能一樣嗎?男娃是頂樑柱,女娃反正遲早都是要嫁人的。女子無才便是德,讀書有什麼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