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皺起了眉頭,他們說的情況,李華又何嘗不知道。但是李華明白,如果不是對村民好了,至少人家記得你的好。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不要太擔心,咱們宣傳方面也做得不錯,有些貧困戶雖然記不住政策,但是他知道咱們幫他做了些什麼事,有了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評估方應該沒那麼死板。”李華解釋道。
“先分頭忙吧,有什麼新情況,李書記還會給大家安排的。”吳大龍道。
“好。”
散會之後,大家各忙各的去了。
接下來幾天,大家都在忙這個事情。
第三天的時候,現代農業園協調辦的檔案下來了。
嶽峰巒任主任,李華任副主任宋迪、鄭新宇以及各個村的支書、村長都都是成員。主要工作由李華具體負責。
第五天,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始走村入戶。
各個鄉鎮如臨大敵,姚書海也是開始緊張起來,畢竟誰也不知道評估機構怎麼評估,也不知道會產生一個什麼結果。
但是李華十分淡定,忙著在漢悅湖周邊實地踏勘,對規劃的基礎設施有了更加完善的建設方案。
只不過,在實地踏勘的過程之中,總會遇到村民攔住自己,要求把路修到自己家門。
李華只能逐一解釋,儘量爭取,但是公路不是小路,建設成本高,還達不到建到每家家門的要求。
一些村民只是來湊熱鬧,李華解釋之後就自行離去,但還有一些人非得攔住李華要個確切的信,搞得李華頭疼,只能協調村支書來才繼續開展工作。
這天,李華在漢悅湖邊踏勘,走累了休息一下,接到了一個電話。
“李書記,你在哪,評估隊在我們村委會,你趕緊回來一趟吧,出事了。”
崔文燕語氣急切。
出事了?
能出什麼事?
評估機構不是不進村委會嗎,甚至是不和當地村委會聯絡嗎?怎麼還直接到了村委會?
“出了什麼事?”李華反問了一句。
“就是張原恆的那個的房子,他不是過世了嗎?然後就沒有繼續建了,評估方說咱們沒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