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請李華同志,對我們幫扶計劃的制定進行一些培訓,大家歡迎。”姚書海終於踏踏實實的說出了這一句話。而且,嶽峰巒和李華一起回來,說明村裡面的事情應該處理好了,不然他們兩個只只能出現一人在會場。
“嘩嘩譁......”
會議室響起了更大的掌聲,這一次胡德明沒有拍巴掌了,剛才為了鼓動鼓掌巴掌都拍紅了,疼的要命。
李華站在主席臺,向臺下鞠了一躬,然後坐到了預留的位置上。
“各位領導,同志們,縣上安排的任務重,群眾對我們的期望高,在幫扶措施制定的這一方面,我們必須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責任心,今天我在這裡拋磚引玉,希望大家從我的培訓裡面得到一些啟示。”
李華直奔主題,開始講課。
寇玉龍看李華在培訓,不由得多看了李華幾眼,“姚書記,培訓就是你們自己搞的?不是請的縣扶貧辦的同志?”
“縣扶貧辦的幹部也不一定有李華方向把得好。”姚書海笑道。
“我還以為這小子是一個愣頭青呢,招商引資的那次,我算是見識了,一個人都敢往前衝。”寇玉龍笑道。
“寇局長,找上引資還得感謝你的照顧。”姚書海禮貌的道。
“感謝?”寇玉龍笑了笑,有些無所謂的道,“難道感謝我給了他幾個盒飯?”
姚書海皺眉,的確他只是一個禮貌性的感謝,洽談會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他是不知道的。
“李華一個人參加洽談會,搞出了我們一個團隊的氣勢,而且,這專案我們分析過多次,基本上是處於放棄的邊緣,沒想到他硬是把資金招了回來。”寇玉龍道,“我們局要是多幾個李華這種人才,對全縣經濟的貢獻將會更大。”
姚書海點了點頭,寇玉龍的讚揚也是不簡單,直接把李華拔高了一個檔次。不過,李華得到的讚譽太多了,村民、同事、領導基本上都讚不絕口。
而且,如果這一次人事變動有機會,還是要為他推薦一把。
“我們要有三把把準,第一把準大政方針,第二把準縣上政策,第三把準貧困戶的需求,圍繞這三個方面,我們就要牢牢的把握住兩不愁三保障這個目標,結合六個一批的各種情況,在制定措施的時候與農戶溝通,才能更好的制定出契合改戶發展的計劃。”
“我舉一個例子,如果張三是一個貧困戶,而且是因為卻技術和缺乏動力,那麼我們在制定幫扶計劃的時候,就應該從解決就業或者解決生產的角度來安排,比如加強挖掘機、廚師等實用技術培訓,比如引導到工業園區就業等等。如果我們把對張三的幫扶注意力落到一些政策的宣講等方面,那可能就失去了本來的方向......而且,對待幫扶計劃,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概念,那就是這是咱們要做的能做的事情,不能做的千萬不能往上面寫......”
寇玉龍認真的聽了一會,發現李華的講解很有水平。雖然縣上這些沒有做統一的規定,但是李華果然是對政策的把握能力極強。
“書海,濱江鎮有李華這樣一個幹部,你們想不先進都難。”寇玉龍調侃姚書海道。
姚書海點了點頭,這一次幫扶措施的制定,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下一步肯定會被縣上注意到,“哪裡,主要是寇局長你們親自前來支援,如果沒有寇局長的支援,扶貧工作想做好也難。”
有了李華的參與,培訓會圓滿的結束。
會議結束之後,一些幹部就直接下村了,抓緊落實工作。
姚書海把嶽峰巒和李華叫到了辦公室,濱南村現在是什麼情況心裡還沒有底。
“嶽鎮長,濱南村的情況怎麼樣了?”
“都被李華處理好了,我去的時候,村民已經在籤協議了。”嶽峰巒輕鬆的道。
籤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