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書記,我贊成多派人手,但是咱們確實也有人手不足的情況,具體執行起來也是兩難。”嶽峰巒道,“現在就是要看哪一塊的人稍微可以動一下了,然後還有哪個領導稍微可以出一段時間的門。”
動人。
出一段時間的門。
這兩句話一出,會議室頓時就安靜了。
再沒有誰吱聲了,為啥,因為人員真的只有那幾個,可以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比較嚴重的還有一個蘿蔔兩三個坑。招商引資也不是說去一天就回來了,說不定來回的跑企業要跑很久。
或許這時候分管領導們,才體會到了姚書海為啥不願意增派人,不是因為他不重視,而是無人可用。
辦公室走一個行嗎?
不行。
督查辦公室剛成立,李華一走,就只有蘇沐涵和胡德明兩個人,難道再走一個?那黨政辦公室沒法運轉了啊,其他業務科室也是如此。
在沉默之中,大家都看向了李華。
“李華,你怎麼看?”嶽峰巒見大家都看向李華,變開口問道。嶽峰巒心裡也有了一些計較,話題都說道這個份上了,如果李華要人手,就是咬著牙齒也要抽一兩個給他。
姚書海雖然沒說話,但嶽峰巒覺得他也是這意思。
今天這會李華開得憋屈至極,兩個提議,第一個是濱南村現代農業園搭上縣招商局的便車,說來說去,結果是不行。第二個提議,說鎮政府加派人手,加強招商引資的力度。現在看來也是沒有什麼指望了。
現在問我怎麼看?
我能怎麼看?
大家都三緘其口了,說沒人了,我還能說什麼?
難道說必須安排人一起?
那也是不現實的,即便人家去了,也不一定認真工作,反而是起了反作用,還不如自己一個人去。
這時候各位分管領導也有點著急了,他們勸動了姚書海和嶽峰巒重視此事,他們達到了目的,姚書海和嶽峰巒都已經有了加派人壽的意思。難題又交回來了,姚書海和嶽峰巒不可能出門,那誰去?還不是在座的領導,而且手下的人也可能抽走。
抽人沒事啊,其他那些工作怎麼辦?
眾人焦慮的等著李華的回答。
“我自己去吧,招商引資也不是人海戰術,大家都很忙很辛苦,沒必要再為這件事分心,只要把基礎設施該推進的做好就行了。”李華想了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