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書海愣了愣,他沒想到這句話會激起李華這麼大的反感。
犧牲色相拉投資,不就是說趙小花投資的嗎?
作為一個男人李華絕不是一個軟蛋,這是大家都能看出來的,接受趙小花的投資完全因為濱南村的發展。
但是投資既然好不容易來了,是不是應該大家一起讓這投資起更大的作用?
姚書海這些道理是懂的,也許是有時候隨意慣了,所以直接就質疑了為民公司的經營方式。
嶽峰巒聽李華的語氣不對,感覺圓場“李華,姚書記不是那個意思。”
李華搖了搖頭,心道,難怪王恆幾年不回家的整頓幹部作風,很多官老爺的思想在這種偏遠地區是有殘餘的。
有些地方營商環境已經極其惡劣了,一些監管部門或者領導還不自知,依舊沉迷在自己勾畫的“世外桃源”之中。
而姚書海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東西,就是一種想當然的質疑和表態,企業有企業的考慮,鎮政府只需要做好分內的事情就是了。或者說,做好企業服務。
這在工業園區管委會、招商局這種單位叫服務意識,叫靠前服務。如果把工業園區的企業都盤活,這是一個多麼具有活力的市場?
姚書海也反應過來了,說心裡話,他並不是針對為民公司,而是切切實實遇到過這種情況。
那是在他以前工作的鄉鎮,公司談了租金,結果群眾後面拿不到租金,造成了很大的矛盾。這一次,他就是下意識的想避免這種模式。
“李華,我不是這意思。”姚書海重複了一下嶽峰巒的話,然後道,“我之前遇到過一次流轉糾紛,所以對這個模式有一種天然的牴觸。”
“這是我對這個反應過敏了,我們的園區建設如火如荼,縣上的領導,尤其是王部長也一直強調要有服務意識,要不是李華提醒,我這服務意識還真是跟不上了。”
姚書海的這一反應出乎了嶽峰巒的意料。
剛才那一句“姚書記不是這個意思”完全就是為了緩解尷尬,但姚書海自己這麼一說,那就不一樣了。
嶽峰巒這幾個月與姚書海相處下來,才發現姚書海的自我糾正能力越來越強,比如今天,馬上就改了說法了。
嶽峰巒本來還打算隨機應變的勸解一番,沒想到姚書海反應這麼快。
這一下,李華反而有點不好意思了。剛開始的確有些牴觸,甚至生氣,姚書海這麼一說,反而顯得自己反應有些過激了。
“姚書記,我這吃軟飯壓力有點大,而且如果現代農業園不能平穩推進,我上對不起村民,下對不起家人,反應有點過了。”李華自嘲了一下。
“哈哈哈……”嶽峰巒突然大笑起來,“李華,這可是你自己承認吃軟飯了,哈哈哈……我要告訴師妹去……”
李華搖了搖頭,特麼的,我能選嗎?不這樣能化解這尷尬的局面?
“好了,不開玩笑了。”姚書海把話題拉了回來,“嶽鎮長,你看這件事怎麼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