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簡單說一下這個標準,第一,近期會不會塌,這一點大家應該有眼力,農村房子問題雖然多,會不會塌大家應該還是看得出來的。”
眾人點了點頭,李華的話比起周柏生要簡單明瞭了太多。周柏生也是佩服的看了李華一眼,難怪李隊長處理事情厲害,他也是剛聽自己說了一遍,就可以歸納出簡單的東西。
“第二,看造成房子危險的因素是什麼,如果是地質災害啊,堡坎垮塌什麼的,這種就要千萬注意,比如是被碰移位了柱頭什麼的,就不需要太過在意。我相信這樣的情況也不多,如果實在有無法分別的房子,咱們帶著周專家一起去看,總能看出個所以然。”
李華簡單兩條,就說完了。
譚得勇點了點頭,“李書記,你這麼一說,我就知道怎麼弄了。”
吳大龍也笑了笑道:“周同志說的太專業了,是有點蒙,但是說得也很好。”
周柏生知道吳大龍這是在安慰他,也禮貌的點了點頭。如果是以前,他可能會心裡覺得不舒服,但是今年過年回去被教育了一頓。
父親告訴他,只有能夠用在實際工作的想法才是真正的想法,以前他總是覺得村裡也好鎮裡也好,那些做法都是一些片面做法,甚至覺得李華化解矛盾糾紛也並不是完全公平。他覺得這種處理方式,就是讓大家互相遷就,並不是完全的一個尺度把握下來的。
後來他細細一想,就覺得這是對的了。因為很多事情,根本就拿不出一個完全的尺度,這村裡的事情,不像縣城那些視窗單位,需要什麼材料一二三四給你說清楚,照著做就是了。這裡的事情本就是繁雜無比,原因眾多,就算誰有心來制定一個標準,那第二天就會因為條件的不一樣而失去作用。可以說,每一件事情都是不一樣的。
就比如今天的危房鑑定,他拿著標準說了半天,但是沒有人懂啊,說的再多無法操作和落實啊,那又有什麼用?但是李華只是幾句話就化解了難題,讓整個工作理順了。
這才是能力,這才是水平,所以他今天並不覺得有失落,反而覺得自己學到了東西。原來要這麼說,這麼做才能把事情做好。
難怪父親一直強調,一定要跟著李華好好學。
崔文豔有些詫異周柏生的反應,大家雖然在一起工作了很久,但是周柏生什麼習慣她是知道的,雖不至於懟天懟地,但心中總有一股不得志的抑鬱。
沒想到,只是到村工作了幾個月,這種情緒竟然消失而去。
崔文豔又忍不住看向了李華,她覺得這一切的變化,都是他帶來的,就算是自己,也在潛移默化之中開始思考,對工作上的一些細枝末節提出建議。
這種感覺,真的很不錯。雖然辛苦,但是大家和諧,而且感覺到做了有用的工作。
“今天上午大家就清理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個物件戶,下午大家分頭開始入戶核查,在確定了這些物件戶之後,我打算把貧困戶集中開個會,大家確認一下。”
“李書記,這有必要嗎?檔案也沒有這麼說。”譚得勇疑問道。
“有必要,當然我們也不只是為了這件事,一些政策我們也要宣傳一下,過了年和大家見個面也是應該的。”李華解釋道,“對了,核查的房子把照片拍回來,不確定的大家一起斟酌一下。”
“好的。”
大家應聲,崔文豔就去抱出來了上一次走訪的資料。這些資料可不止一百多戶,而是全村的資料,只要走訪的,資料都在。
不過,之前專門梳理了一次,把貧困戶的資料專門整理出來了。
“文豔,你拿錯了,貧困戶的資料我們整理過一次。”周柏生勤快的跑過去搬資料去了。
“李書記,中午大家去我家吃飯吧。”冉大梅這時候說道。
李華看了看大家,然後笑道:“咱們這麼多人,得把你家吃垮。”
“那你們今天就去我家試試。”冉大梅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