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總的話令人鼓舞,希望我們一起攜手並進,在在坐各位的努力下把農業園的建設好,各位領導,你們有什麼說的沒?”
馬青雲掃視了一圈向各位領導問道。
“我先來吧。”寇玉龍率先開口,“我負責招商很多年了,對招商的認識可能比大家都深一點,我之前聽說過李華,但是第一次見到李華是在洽談會上。”
“參加洽談會我們每年都有,但是濱南村的專案的確上報得晚了一些,馬副縣長也就這個事情和譚副縣長溝透過,譚副縣長安排我與市上銜接過,但是是在抱歉,我沒有做好工作。前幾天,縣政府收到了濱江鎮的報告之後,主要領導專門把我叫到了辦公室,問起了這件事的看法。”
“李華招商的情況,我是親眼目睹,不要說他是一個人,就算是換一個團隊去,也不一定有他的成績。所以,我的建議是按縣上招商的專案對待,而且農業口的專案,可以延長稅收期。但是,這件事並不是一帆風順,要不是馬副縣長在會上爭取,我估計這些條件不一定能爭取下來。”
“不管怎麼樣,這一關總算是走了出來,濱南村的專案得到了縣上的關注和重視,為以後順利的推進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招商局將會嚴格按照縣上的統一安排,積極開展對企業的服務,保證專案順利落地。”
“我就說這些。”
寇玉龍胖嘟嘟的身體,很難和這麼嚴肅的表情搭在一起,但這也顯得別有一番特點。
“我來說幾句吧。”姚書海接過話題,“感謝馬副縣長、寇局長、何局長對濱江鎮的關注,關於專案的落實,請馬副縣長放心,濱江鎮將全力以赴做好保障工作。這專案由李華牽頭,後面的工作也由李華同志繼續推進,我可以說,在濱江鎮沒有任何一個人比李華更適合。另外,也請為民公司的趙總和顧總放心,濱江鎮會和你們一起,把現代農業園全力推進好,建設好。”
姚書海的這幾句有點乾巴巴的,沒有激起大家的什麼共鳴。
馬青雲點了點頭,沒有再讓身邊的領導發言,而是看向李華道:“來吧,李華,這專案是你一手促成的,是有什麼想說的。”
李華心中歡喜,但面色平靜。
濱南村現代農業園建設,到了今天才有了新的氣象,才讓人感覺到目得到了關注和支援,李華之前的那種孤獨行走艱難已經成為了過去。
其實就算馬青雲不點他發言,李華也想想說一說了。
“馬副縣長、各位領導、趙總、顧總,首先我代表濱南村的村民表示對大家支援的感謝,這件事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幾個月過去了。在今天,我終於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彙集起來,濱南村現代農業園的工作,已經從默默無聞走到了全縣關注。最開始的時候,專案在鎮政府都很難透過,濱南村群眾很積極,寫了請願書,也趕到了現場支援,我記得那正是嶽鎮長來上任的第一天。在這樣的條件下,有了濱南村現代農業園的初步成型。”
“然後是搞規劃,招商引資,搞設計無人願意接,也是嶽鎮長私下求人做的規劃。招商引資的事,就更是一波三折,根本沒人理會,跑了那麼多企業,能夠聽我說完的企業就很不錯了。”
一些人只知道專案起來了,然後專案透過了,然後專案開始建設了。但是他們根本不知道一個專案誕生的過程,濱南村現代農業園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如果不是寇玉龍現場見到了李華的窘迫,他也不一定會知道李華招商引資的艱難。
姚書海和嶽峰巒雖然之前瞭解到了李華的難,但是今天他們才體會到了一個人招商的無奈。
“幸好,這個專案得到了顧總和趙總的支援,我敬佩於她們的膽魄,同樣我也對個專案充滿希望。如果不出意外,今天咱們濱南村的村委會建設土地問題就會全部談好,接下來就可以馬上開建,村級公路和水廠的建設也即將上馬,在接下來的工作之中,我會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專案建設之中,保證專案產生效益造福村民,保證專案產生收益回報企業,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