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貞和麥亦勇無語了,剛才還十分不滿的村民,竟然被李華幾句話就拉回來了。
“這才一個理由,你們不要這麼急著表態啊,萬一後面都是假的呢。”李華笑道。
這也符合他的預想,面子思想在哪裡都很重要,而且這不僅是面子,是實實在在的好事。
“李書記,你說一下,還有什麼道理。”
匯聚的村民越來越多,有人問道。
“第二嘛,就是水廠子啊哪邊就是哪邊做主,就像當家一樣,如果市場是宣央鎮的,我們需要水的時候得去求人,大家說在哪邊好?”
“當然是我們這邊,以後就不用求人了。”有人說道。
“對,在我們這裡,我們還求什麼人?這第三個道理,就是如果這邊建水廠,佔的是誰的地?補償的錢給誰?”
“當然是我們。”
“對的,如果是在宣央鎮,那你們還要收入嗎?而且建設水廠需要找工人,肯定就近選擇,這收入就是大家的,如果換成宣央鎮,他們去哪裡招工人?”
李華說的道理都很淺顯,一說大家都明白。
“李書記,你說的對,這都是好事。我們都同意了,誰也不準在亂說話。”村民們逐漸形成了統一意見,而且是好的方向的意見。
“大家可能也知道,我們村馬上就要搞整村脫貧,而且還要其他大專案要上,這些都需要我們大家一起齊心協力。”李華繼續說道。
嶽峰巒眼神一凝,露出了一絲不可思議之色。
李華的做法竟然和自己的想法如出一轍,這種情況可以接機做一下思想動員。這種時候,比起專門找時間做思想工作效果要好上百倍。
嶽峰巒看著李華,李華還在繼續說話。
“有些同志可能不知道,為了濱南村的發展,鎮政府多次向縣上要政策,前不久顧縣長都親自來過,如果縣長都來看了,你們還把專案推到隔壁去了,那就真是有點讓人失望了。”
“李書記,縣長都來看過啊,他們這麼關心我們村嗎?”有人高聲問道。
“何止是關心,那天顧縣長和王部長本想多走一圈的,但是無奈時間不夠,而且我們村的路也走不到我們黃杏村,所以沒有上來。”
聽到李華的話,大家的情緒更高了。
“誰也不能搶我們的專案,水廠就在我們這,哪裡也不許去……”
張元貞和麥亦勇對這神奇的逆轉目瞪口呆,如果說李華剛才的化解算是一百分的話,現在的效果已經達到了一千分。
群眾已經不僅僅是同意建設水廠了,而是對水廠擁有著火熱的激情。
兩人搖了搖頭,這種能力真不是一般人具有的。
難得。
“接下來,我們村還有很多專案要落實,希望大家全力支援,也讓我們的條件變好得更快一點。”
李華的話講完,群眾已經完全沒有雜音了。
曾萬軍跟在李華身後,他就想不明白,李華這個年輕人的腦袋裡面裝的什麼,怎麼什麼事情都說得通,自己怎麼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