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萬軍文書負責人行便道、人形便橋的統計和估算。吳大龍,這件事你一會轉告曾文書。產業發展的事情,還是勞煩譚得勇支書,再摸一下群眾意願,尤其是對發展模式的看法。”
“譚老和黎老,我也想給你們安排一些事情。”李華看向譚老和黎老,笑著道。
“李書記,有什麼事情,你吩咐就是了。”譚老和黎老嚴肅的道,他們從李華的工作安排,已經看出了一些東西,李華在下大棋。
“你們二老負責監督村委會,監督我的工作,看著我們,對一些有失偏頗的做法,你們要及時出面糾正。”李華嚴肅的道。
譚老和黎老都是一怔。
他們以為會給他們安排一些事務性的工作,如果是這些他們也絕不會排斥,但李華的安排卻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監督。
這就是李華的意思。
在監督下做事,才能做的更好。
但,話雖然是這麼說,但誰願意將自己置身於陌生人的監督之下?
李華就做能夠,而且他就是這麼做的。
“李書記,這合適嗎?我們已經是七老八十了,平頭一個,不合適吧?”黎老反問道,語氣略有些激動。看得出來,黎老在壓制自己的激動,但是沒有壓完全制住。
“對,這不合適,不利於工作的開展。”譚老也是聲音微顫。李華這一舉動,讓他們的位置得到了肯定,對李華的滿意度也隨之高漲。
譚得勇無語了。
李華這傻逼。
這是弄了兩個緊箍咒在頭上嗎?
那我們還搞屁的工作?
你以為這兩個老傢伙那麼簡單?
成天由他們看著,我們還做不做事?
“李書記,這,沒有前例吧?”譚得勇很反對,但是卻不敢說得那麼直接,因為他這句話可能得罪得不只是李華,還有黎老和譚老。
吳大龍對此雖然有點意外,但什麼話都沒有說。他覺得,李華算是看中自己了,村道路是資金量最大的視野,李華讓自己去丈量,也就是說,李華把自己當成了自己人。
李華笑了笑,沒有理會譚得勇,“二老切莫推遲,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們二老是我們濱南村的寶貝,而且你們不但是濱南村的元勳故老,更是在職的群眾代表,於情於理於法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黎老、譚老二人點了點頭,算是同意。
“譚支書,這監督機制也不是讓譚老和黎老天天呆在辦公室看著大家,他們還沒有那麼多時間呢,但接受監督這件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正當的,我們主動邀請黎老和譚老監督,這是村委會的高風亮節,也是讓大家參與濱南村建設,更好為濱南村做事,你也要轉變一下思想,村委會是村民的村委會,不是譚得勇的,也不是吳大龍的,更不是李華的,我們只是做好該做的事。”
平等。
這是李華接受的最基礎的教育,服務是李華收到的教育延伸出來的想法,他的這種想法是具有震動性的。
包括黎老和譚老,他們那個時候,村幹部是強勢的。雖然,當時的職能不一樣,有著監管的職責,但是家長制的觀念在他們心中有很重的分量。
尤其是譚得勇,在濱南村當家做主慣了,這時候不但有李華搶了權利,更是有黎老和譚老監督,譚老不說,那是自己親叔叔,黎老呢?
但譚得勇沒有說話,這時候並不是什麼好機會,來日方長,你要架空我,我絕對不會讓你好過。
李華沒有在意他們的反應,也根本不會注意到這幾句話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他覺得就應該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