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花團錦簇的意思是什麼> 第132章 第一三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2章 第一三二 (1 / 3)

此為防盜章 譚氏跪在地上哭著求郎中一定要救救自己的母親, 連磕了好幾個頭, 最後郎中無法, 只能試著開了個方子, 方子裡全都是百年老參、十年靈芝這些名貴的藥材。即便如此, 也不過是吊命而已,三天後,李氏撒手人寰。

所謂禍不單行,此時因為淋雨受了涼的懷瑾開始發燒。譚氏在操持喪事的同時, 要照顧懷瑾又要安撫身體無恙卻悲傷過度病倒在床的老父。也幸虧此時陶陶已經八歲, 懷宇也算不小, 兩個孩子都知道家裡發生了變故, 承擔起了照顧妹妹、替外祖熬藥喂藥的責任。

等到李氏的喪事結束, 譚麗娘也病倒了。俗話說, 有啥別有病。不然就算萬貫家財也不夠用。家裡三個病人, 個個病的不輕,雖然有好心的鄰居幫襯著,但是大部分事情還是壓在了陶陶和懷宇姐弟倆的身上——原來的呦呦才三歲不到,還啥也不懂呢。

可是倆孩子再懂事再聰明,也都還不到十歲, 總有照顧不到的操心不到的地方, 比如看起來已經可以生活自理但實際上還需要人照看的呦呦。在某個午後, 陶陶和懷宇姐弟倆忙了一上午, 都進入疲倦期的時候, 她一個人偷偷溜了出去。然後不知怎麼就倒在了井臺邊上, 頭上還磕了一個大口子。

然後,就是種花家的小胖花呦呦穿越過來了。

小胖頭上磕了一個大口子,一直昏迷不醒。家裡一共四個大人四個孩子八個人,如今死了一個病了四個,一個在外沒有音訊,另外兩個還是小孩子,譚麗娘一著急病竟然好了。

小胖昏了半個月,這半個月裡請醫問藥又是一筆錢。懷瑾雖然不燒了,可是補藥還是要吃,又是一筆錢。還有譚老爺,一方面因為老伴去世傷心,一方面覺得是自己固執非要雨天出門才出了事情因此自責不已,加上上了年紀,病好的更加慢,半年之後,竟然鬱鬱寡歡地病逝了。

直到老父親出完殯辦完喪事,譚麗娘才發現,夫君已經一年多沒有往回寫信了。而她想要給夫君寫信,卻發現並不知道該寄到哪裡。

再然後,譚麗娘發現,家裡的銀錢匣子,空了。

轉眼兩年過去,花呦呦也穿越來兩年了。此刻,她瞪著圓圓地大眼睛,看向自己的大哥。陳懷宇卻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不過應該快了吧,晚飯前總能回來的。”不然家裡人就要餓肚子了,陳懷宇想。

這時候陶陶從堂屋走進來,看著弟弟妹妹一左一右坐在圈椅裡,像兩個小大人,忍不住笑了一下,她坐在炕上從繡筐裡拿出針線繼續繡花,耳朵裡卻在聽著弟弟妹妹說話。

他們倆在說什麼呢?主要是呦呦在提問,懷宇在回答。

呦呦:“哥哥,你今天在學堂裡學什麼了?”

懷宇:“今天老師講了《詩經·風》巴拉巴拉……”背了一串《詩經》裡的內容。

呦呦:“哥哥好厲害!這些話都是什麼意思呢?”

懷宇:“這段話的意思是巴拉巴拉……”

呦呦:“哥哥好厲害好棒!哥哥在學堂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呢?”

懷宇紅著臉不好意思地收下妹妹的誇獎,給呦呦講了一些學堂裡發生的趣事。說完了就抱著自己的書包,去書房背書去了。

陳懷宇非常珍惜自己讀書的機會。本來對於他們家來說,讀書寫字並不是一件難事,家中曾經有兩位舉人呢。可是這兩年內,家中發生了一系列變故,家境也變得困難起來。家裡書很多,可是隻能自學依然有很多內容不明白不懂。

有一次,懷宇偷偷溜到學堂,蹲在教室的牆根下聽講,被學堂的先生看到了。學堂的這位先生曾經是譚耀宗的學生,對於譚家的事也很同情也一直想幫助她們一把,但是他一個大男人,譚家說不是孤兒寡母也差多了,他要避嫌。

現在看到陳懷宇偷偷到學堂聽課,終於想到了幫助她們的辦法:讓陳懷宇到學堂來讀書,不收學費,但是要幫著學堂裡做事情,比如打掃衛生幫夫子抄書等。

而對於呦呦來說,她問的話也不是沒有目的的。聽起來像是小孩子好奇學堂裡的的事,實際上對陳懷宇來說,卻起到了溫故知新的效果,甚至還可以在講述學堂裡的“趣事”時培養他的邏輯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讓他學會

呦呦覺得:寶寶真是太棒了!

呦呦看到陳懷宇抱著書包去書房背書,就從椅子上留下來打算也去書房找本書看。一開始花呦呦還特別小心地想著不能表現出自己是認字的,等她翻了書之後發現,在這裡她是真的不認字的。雖然很多字看起來和種花家的方塊字相似,可是總是會比她認識的字多上幾筆,於是,原本的碩士研究生在這裡變成了文盲。

後來譚氏看呦呦對書本格外有興趣,就找出了一套圖畫書給她看,其實就是一些類似於漫畫之類的小兒啟蒙圖畫書。據說,是譚氏小時候譚耀宗畫出來給她啟蒙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譚氏找出這套圖畫書來的時候,表情是悲傷和懷念的。呦呦知道她肯定是又想起了譚耀宗夫婦,立刻打個岔岔開了。這套圖畫書並不厚,每頁上都有一個故事,還有一副對應的圖畫,故事多數是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黃香溫席這些兒童啟蒙故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