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鎮的三衛兵馬如遼鎮協防廣寧,在李孤峰的想法裡面,這次戰鬥要是勝利,邊牆之外的大片肥沃土地和財富,我遼鎮自然是據為己有,這些地方可是比沒有太大開發空間的廣寧要好上許多。
如果敗了,遼鎮的門戶也有薊鎮看守,不至於局勢不可收拾,這也是兵家應該考慮的方面,不過說句實話,李孤峰沒有想到過自己會失敗。
在嘉靖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在進行了種種的繁雜的儀式之後,遼鎮七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在瀋陽城出發,攻打鐵嶺衛。
遼鎮的戰鬥準備實際上在薊遼總督還沒有到瀋陽的時候,就已經是準備完畢了,按照一眾遼鎮軍官的想法,城下佈下大軍,依託瀋陽堅城,這裡本就是遼鎮的內線,各處糧草給養補充也是方便。
華州軍若是主動過來攻打,自然是可以從容的應對,而且內線作戰,還佔了個地利之便,可以有許多的謀劃能夠實施。但是華州軍佔據了鐵嶺之後,還堂而皇之的發下弔民伐罪的檄文,然後就將什麼先發制人,兵貴神速,知己知彼的軍隊的常規都給丟了個一乾二淨,左等右等也不主動的出擊。
根據探子們的回報,鐵嶺衛最近十天內已經是沒有兵馬進駐,在遼鎮軍官們看來,這想必是對方已經把兵馬集結完畢,不過行軍打仗也是足夠的草包,空自駐紮在鐵嶺將近一月,卻沒有什麼行動,消耗糧草給養。
這邊遼鎮卻已經是準備完全了,關外的九月已經是寒意森森,土地也都是凍得結結實實,正是適合行軍打仗的時候,遼鎮總兵和薊遼總督還有監軍太監合計之後,決定既然山不來就我,我去就山就是了,所以嘉靖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大軍開拔出徵。
遼兵開拔的第二日晚間,就有在鐵嶺衛監視的哨探快馬趕回稟報,說是華州軍突然間加強了周圍的防禦,馬隊四出,驅逐追殺在鐵嶺四周肆無忌憚檢視的那些探子,許多人措手不及,直接被華州的騎兵捕殺,也有更多的人回到了遼軍的大營。
聽到這個訊息的李孤峰冷笑連連,華州軍再傻也會在遼陽瀋陽這裡佈下探子,撲殺哨探的舉動,應該就是得到了遼鎮大軍北上的訊息,作出的應對舉動,這個舉動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做的太晚了。
遼鎮的軍隊已經是在路上,現在提防還有什麼用處嗎?
不過按照李孤峰的判斷,鐵嶺衛和附近的華州駐軍應該是有兩萬五千兵左右,可實際上華州軍一共有四萬五千,遼鎮的探子只是在鐵嶺衛附近窺探,卻沒有想到還有兵馬就是在邊牆的北邊。
驅趕遼軍哨探,算上對方進軍的時間,還有哨探來回的時間,鐵嶺衛周圍有三天左右的真空期,在這段時間之內,華州北軍做什麼,都不會有人知道了。如果有人去看的話,就能看到鐵嶺衛之前突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熱火朝天。
李孤峰親率大軍行進,同時按照常規,分出瀋陽中衛和東寧衛兩支兵馬作為前鋒,輕裝突進,趕往鐵嶺。
“遼鎮的精華差不多都是在李孤峰這路大軍之中了,而且關內的訊息今日才到,說是薊鎮的兵馬三衛調入遼東駐守廣寧。”
劉十二放下司馬從事送過來的情報文卷,華州的情報傳遞一向是避免用信鴿,因為太不保險,不過這次也顧不上那麼多,早有商號的商人和所謂關內的商販,在遼陽和瀋陽隱密處養了大批的信鴿傳遞,李孤峰的一舉一動都是被傳遞到鐵嶺衛這裡。
聽到這個,江峰有些興奮的拍了一下手,開口笑著說道:
“這遼鎮總兵真是要考慮給他一個官做了,怎麼所做的事情事事合我的新意,要給咱們省多少的力氣,大好,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