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尷尬的巧合
在劉芳蕊的心裡面,劉順驊是一個有些古板的父親。在江峰的印象裡面,劉順驊可是屬於心計機變,城府深沉的老官場油子,從劉順驊是翰林學士的時候,突然改換門庭去投靠陸炳,就看出來此人沒有什麼所謂的風骨。
不過江峰並不因為這個就對劉順驊有什麼看不起的地方,明朝的讀書人雖然有離經叛道的人,可是大部分都還是死硬,墨守成規。比如這個劉芳蕊和江峰自己的私情,若是在某個老夫子的家裡面。恐怕就要逼著姑娘上吊了,劉順驊卻是由著女兒的意思,甚至明知道那次所謂的搶親是江峰所為,也是裝聾作啞,事事還都是以自己女兒的幸福為主。
雖然心裡面念著好,不過前一段時間扣押劉芳蕊和蘇觀月不讓回家,卻真正的讓江峰怒火高漲,心想我怎麼會知道你想要我明媒正娶你女兒,若不是身邊人提醒,豈不是接不回來了。所以看著面前老丈人憔悴的臉,心裡面頗為惡毒的想到:
“這麼虛弱,莫非是那個續絃造成的。”
想是這麼想,自己暗地過過嘴癮罷了。聽到對方的話語,江峰心中凜然,但是卻很鎮靜的反問道:
“岳父大人為什麼這麼說,現在朝廷的賑濟已經是發的差不多,各地的災情馬上就要頂過去了,還需要什麼糧食?”
被叫做岳父的山東布政使劉順驊開門見山的話語一出口,就覺得自己這些話有些不妥當,這也充分說明他自己有多麼著急。本來也是抱著自己的這個女婿或者是直腸子的人,聽到岳丈的請求也許是拍著胸膛答應了。不過看著江峰帶著詢問的語氣,顯然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
跟現代的各種的戰略儲備物資和儲備倉庫一樣,這個是歷朝歷代的傳統,在各省和下面的府縣中,都有為了萬一而設立的常平倉,所謂災年的時候開倉賑濟,所開的“倉”就是說這個常平倉。
這次山東的災荒,朝廷所調撥的糧草只能應付一個半月的,剩下的山東各級官員倒也不著急,常平倉倒是能夠頂上用處。但是就是這個時候出事了,濟南府和兗州府的常平倉裡面的糧食居然只有賬面數目的一成多一些,其餘的糧食居然不翼而飛,這一下子出來了將近二十五萬石的缺口。
管理倉庫的官吏,為首得知了風聲之後,就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至於那些小貓小狗的人物,抓到之後也什麼不知道,每次的糧食進出都是有合法的手續,他們只是照章辦事罷了。
至於那些手續,找到了積年的刑名老吏才是看的出來,是偽造的,不過這種偽造根本不是下面這些人能看出來的。
“你我翁婿一個在政,一個為軍,而且俱在高位,已經是和朝廷的常例不合,按照道理說,今年我就要調任他省或者回京,但是突然卻出現了這個事情,朝中有人已經準備拿著這件事情做文章,要我萬劫不復。”
劉順驊的聲音沒有平常的那種平穩清癯,而是有些沙啞和疲憊,兩年多的順風順水,這樣的事情等於是當頭一棒。江峰在那裡有些疑惑的問道:
“岳父大人在朝中沒有什麼敵對的人吧?”
劉順驊在朝中的時候無權無勢,那裡會有人鬥他,聽到江峰的問題,劉布政使苦笑一聲,回答說道:
“一省民政之首,這就足夠讓別人來敵對了,何況又是娶了於家的小姐,想不鬥都不行啊!”
說完這句話之後,劉順驊盯住江峰,言辭懇切的說道:
“賢婿,我知道你常常出奇計,又有點石成金的本領,可否幫我把這缺口補上,若不然,恐怕劉某的前途也就是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