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慘敗,再面對著釋迦摩尼的講法,亞歷山大似乎已經徹底看開了,或者更應該說是大徹大悟。
他的身影跟隨在釋迦牟尼身後,好像真正化為了一名苦行僧。、
而如今的釋迦牟尼依舊帶著弟子行走於天竺之中。
他的佛光瀰漫整個天竺。
於眾生講經,論法,言華夏。
和原本的時空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原本的時空當中。
釋迦牟伽耶畢波羅樹下靜坐思維四諦、十二因緣之理,最後達到覺悟。時年35)歲。先在波羅奈城鹿野苑向其侍從阿若憍陳如等5人說法,此後一直在天竺北部、中部恆河流域進行傳教,並組成傳教的僧團,奠定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在王舍城先後受到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及其子阿闍世王的皈依,在舍衛城受到拘薩羅國波斯匿王的皈依。
而此刻的釋迦牟尼則是行走於整個天下,將屬於他的法傳播於整個天竺,也將華夏這一個名詞印刻在了整個天竺所在。
這一走,就是差不多十年的時光。
當釋迦牟尼的腳步走過了天竺的每一個角落。
關於華夏,關於佛陀的故事也同時流傳於整個天竺所在。
這一天。
他的身影停留在恆河之時。
釋迦牟尼是否有感,下意識的看向了蒼穹。
“佛?”
身後有弟子帶著疑惑抬頭。
只是當他一抬頭之時,才發現天空之中竟然有著一道身影緩緩走了下來。
沒錯就是有著一道身影緩緩走了下來。
當看到這一幕之時,在場不少人都不由一驚。
哪怕他們早已跟隨著釋迦牟尼修行,可這樣的一幕也從未見過。
而更加讓他震撼的是。
釋迦牟尼,他們的佛竟然輕輕的朝著走下的身影行禮。
“先生,我已經走過身毒萬里,教化天下,是否可入華夏。”
釋迦牟尼開口,聲音之中都不由有些緊張。
“入華夏?”
“行者,不已經在華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