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濤聽見聲音立馬站起來。
起來就抱怨:“老闆,你們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我剛弄明白草本菌包基料的發酵技術,第一批試驗還沒做完呢,又說不用了,草要拿去做釣餌,蘑菇就不要啦?”
最後又小聲嘀咕:“咋現在草都成寶貝了。”
之前駱一航從德陽出差回來,就是駱爸擺小攤賣炸花椒芽的前一天。
還是羅少安,跑來叫救命,說被催貨催瘋了。
魔芋爽沒有了,辣醬也沒有了,泡腳料包啥的更是早就沒有了。
去年的收穫徹底耗盡。
新的作物還沒產出。
此時清音農業正是青黃不接時候,能大量拿出來的也就剩下棚裡的雜草。
而短時短間內能擴大產能的,也就只有蘑菇房。
所以讓馬志濤研究怎麼把雜草做成菌包的基料成分之一,快速生產香菇啊、金針菇啊之類的,做成小零食賣。
馬志濤接到任務之後,那可是到處搖人啊,師傅師叔師大爺問了一圈,打聽來一個草本發酵作為菌包基料的技術。
缺點是成本高、產量低、生長慢、能生產的菌種也有限,只有那麼幾樣。
優點嘛,就只有能用雜草,或者說幾乎所有的無毒草本植物。
是一項從研究出來就基本上沒人用的技術,因為雜草的粗纖維發酵成本比用秸稈啥的高多了。
但恰恰能滿足駱一航提的要求。
馬志濤拿到技術之後從頭開始學,忙活了好多天,終於做出來一批成品菌包,現在第一批做試驗的蘑菇都還沒發出來呢。
又說不要了。
馬志濤肯定心裡有意見。
“我不是說把草都做釣餌,我是說現在釣餌太急,太火,最近這段時間的做釣餌,等這陣過去該做菌包還是做菌包。”褚傑把他剛才跟馬志濤說的話又說了一遍。
馬志濤直接就搖頭,“上次拿草做菌包的時候也是這麼說的,魔芋爽太火了,不夠賣,得趕緊弄個新產品出來,暫時用草做菌包增加產量,應付過這陣就還按照正常規定生產。這才幾天啊,就變了。”
“但問題是這次真的很緊急。”褚傑苦口婆心。
馬志濤油鹽不進:“你跟我說說,你們哪次不緊急。”
當著駱一航的面,倆人又僵住了。
駱一航往他們兩個中間一坐,一邊一個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