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76.另一個故事 (3 / 3)

“所以那是……”

“同治年。”

後面的就知道了。

袍帶老萬又傳了幾十年。

抗戰時期遭遇了轟炸,僅剩下了桄桄爺一個人。

桄桄爺單刀復仇,失手被擒。

後來解放,獲救,養傷,剿匪,傷心遠走。

最後落葉歸根回到平安溝。

直到現在。

——

桄桄爺的故事講完了。

後來還聊到房間裡的將軍畫像,那是當初衛所的百戶,名叫萬啟,後來開枝散葉,這一支大多也姓萬,所以叫袍帶老萬。

而他知道的這麼清楚,是有一直傳下來的筆記。

桄桄爺這個故事吧,聽著也挺傳奇的。

但駱一航覺著,半真半假。

跨度長達兩百多年,經歷明清兩朝,還有混亂的南明,能有這麼順利?一直沒有斷?

再結合上桄桄爺一貫的愛吹牛,四真六假吧。

回到家裡。

駱一航祭出法器——電腦,使用現代仙法——上網搜。

先找到了明朝在天漢的衛所。

搜到確實有衛所,具體位置現在雖然不詳,但肯定是有,而且不止一個。

據桄桄爺所說,領頭的是百戶,幾百號人,看規模應該是個“所”,還是最小的112人的百戶所。

幾百人應該是算上家屬的。

軍戶,屯田嘛。

明朝的衛所制度確實是延續到了明末。

不過嘛,時間上稍微有些小漏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