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陵川看著眼前司空見慣的錦繡屋子,隨口說到,“不用去信府中了,這樣已經很好了。”
冬日天黑的早,眾人在堂屋落座時,天色已經暗下來。
秦景和崔陵川一杯接風酒過後,說起平丘的風物。
秦景將這幾日在衙門卷宗中整理出的有不妥的地方告知崔陵川,崔陵川耐心的聽著,記在心中。
蘇子衿只埋頭在桌上的飯菜當中。
“蘇參領不在京中,我偶爾還是能聽到明亮和文心他們說起蘇參領,就是他們覺得不好意思來信打擾。”
蘇子衿聽了,點點頭,“有事只管來信,沒什麼打擾不打擾的。”
“那好,待我回去寫信報平安,也給明亮和文心他們說一聲。”
崔陵川此時已經比兩年前的鋒芒更加溫和內斂,跟蘇子衿說話,可能是沒有當初未婚夫妻的束縛,也越發溫和起來。
蘇子衿卻沒什麼變化,只點頭答應,緊接著繼續吃飯。
秦景在一旁,見蘇子衿這般,心下暗笑一聲,又重新端起酒杯,“子衿她就是如此,接觸的多了就知道了。咱們都在京都,以後天長日久,不必過多客套。來,陵川,咱們喝酒說話。”
崔陵川神色還是一般溫和,端起酒杯,“是啊,天長日久,來日方長。”
吃完飯,蘇子衿跟秦景邊走邊消食,往城外驛站走去,小城單調,一條街直通城外,走過去不過一刻多鐘,算是順便消食了。
崔陵川坐在書房,第一次感受到小城的安靜。天黑之後,四面無聲,城中也沒有如京都般的燈火通明,夜幕從天上直拉拉的覆蓋下來,沒有一點兒緩衝。
丫鬟月琴覺得不舒服,直到從帶來的行禮中翻出兩盞牛角燈掛在後衙梁下,才覺得對味兒了。
崔陵川在書房也舒了一口氣,他雖然不說話,卻也覺得乍然從繁華的京都來到平丘,這兩盞燈火,讓他沖淡一絲落寞的感覺。
又多待了一天,在崔陵川到平丘的第三天,秦景和蘇子衿重新上馬,崔陵川帶人來城門口送別。
“四皇子這般巡遊,如徐霞客一般,才是我輩追求。”
崔陵川看著整裝的一行人說到。
秦景安慰,“陵川有大才,如今卻到了平丘小城。好在這裡雖小也有幾個郡縣,陵川有時間,可以走走看看。用幾年時間經營一方,讓這片小城在你手中翻天覆地,也是一件妙事。待過些年,咱們再路過平丘,就等著欣賞陵川的功績了。”
崔陵川聽著四皇子的話,看向這千里平原,眼中也有了野心,他要在這千里之地,烙印上自己的名字。
“告辭!”
秦景和蘇子衿拱手,便打馬而去,留在原地的崔陵川看著眾人背影,也拱手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