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為定!”
…
四皇子的奏摺到了京中,自然掀起了波瀾。
郭宜興興沖沖的來到父親的書房,表達了自己想去平丘的意願,卻沒想到,被父親潑了一盆冷水。
“你是勳貴之後,入六部為官,本來就會被打壓排擠,你現在沒感覺到,是因為你在京都,我們的眼皮子底下,但是你一旦出京,到時候,想再升職入京,就不是咱們說了算的,而是吏部那些堂官說了算。吏部那些人,做事不行,但是最擅長的就是找藉口拖延,如此這般,你還願意去平丘嗎?那裡可是歷年賑災之地。”
父親的一番話,成功澆滅了郭宜興心頭的火苗,他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郭宜萱蕙質蘭心,早就看出哥哥悶悶不樂,提議他去找崔陵川說說,看能不能寬寬心。
郭宜興垂頭喪氣的找到崔府,卻發現崔陵川正在忙。從忙亂的崔陵川院中出來,郭宜興有些詫異,又覺得理所當然,崔家百年世家,不單單是跟勳貴聯姻,更是文官中的中流砥柱,自然選擇更多一些。
“陵川,你這便要去了嗎?”
崔陵川此時氣色中透著一絲意氣,看向郭宜興,“在國子監廝混多年,六部文書也做夠了,如今總算有機會出去做些事情,見見世情。”
郭宜興見兄弟興致高昂,忍不住嘀咕到,“也不知誰前幾年說的,在六部輪轉之後,就進部堂,按部就班的走仕途。如今被蘇子衿帶的,心也野了,不甘心困在京都,一個個都想往外走。”
崔陵川聽了,沉默瞬間,“咱們如今都還有機會出去走走,便出去看看,總歸是要回來的。”
郭宜興聽了崔陵川的話,心中更加鬱悶,回到府中,徑直把自己關到院中書房,郭宜萱過來開解,郭宜興才開啟房門,讓妹妹進來。
“哥哥怎麼更鬱悶了,崔公子怎麼說?”
看著妹妹關切的臉,郭宜興壓下心頭的火苗,耐著性子說到,“陵川不日就要出發去平丘了。”
郭宜萱聽了,愣怔下來,“不是說好,要在六部輪轉嗎?怎麼突然變了?”
這話也不知是問大哥,還是說給自己聽,郭宜興見妹妹消沉,連忙解釋,“他不過是想趁著年輕,出去看看。陵川說了,他總歸是要回來的,只是這次機會難得,崔伯父才同意他出去。”
聽了哥哥的解釋,郭宜萱勉強一笑,“這次四皇子來信,陛下要看眾人表態,崔公子抓住機會出去,也算是兩全其美了。我雖是一個閨閣女兒,卻也知道機會難得。崔公子這次出去,去的好。”
說完,郭宜萱起身,“哥哥別消沉了,你一向善交際,興許等崔公子歸來,朝中有了助力,你也有機會出去走走看看。我突然想到院中小廚房,還給母親燉著湯,就先走了。”
眼見小妹腳步都有些不穩,顯然是心神不定,卻還是故作鎮定的樣子,郭宜興也跟著心裡憋悶。這不是誰對誰錯的事,而是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再不是滿足從書院偷溜出來,在京都亂逛亂跑了,而是因為蘇子衿等人遠行的改變,將目光看向遠方,想去看看世情。小妹跟崔陵川小時候朝夕相處,但是隨著年歲增長,小妹困在府中,陵川卻心在遠處,以後即使回來,也再不是小時候那般滿心滿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