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逆隋筆趣閣最新免費版> 第四十七章刀尖上跳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七章刀尖上跳舞 (2 / 2)

東宮便是丞相府。那是武帝為太子宇文贇修建的太**,不料宮殿剛剛落成,武帝便撒手西歸。宇文贇接上帝位,自然不住東宮,而直接住進皇宮(後改稱天台),將東宮讓給他兒子宇文闡居住。一年後宣帝傳位給宇文闡,便把東宮改名為正陽宮,讓小皇帝起居,只是又一年,宣帝也撒手西歸,小皇帝宇文闡匆匆入主天台官,將正陽宮空了出來,恰好成為楊堅的丞相府。

到了宮殿門口,正陽宮的皇家衛士將來人攔住,臣子怎可進駐帝宮,這不是反了嗎,盧賁大怒,將擋路的衛士推開,直接把劍架在衛士首領脖子上,結果一群衛士馬上作鳥獸散,楊堅順利進入了東宮,後面跟著浩浩蕩蕩的百官。

坐上正殿的座床,百官的賀語、頌聲、諛辭頓時有如潮湧,楊堅神情平靜,他心中非常明白,現在已無退路,要麼滅族,要麼做皇帝。

為了顯示新皇的德正,楊堅下令的第一道大丞相令便是全國實行大赦,並下令停止正在修建的洛陽宮,洛陽宮從天元皇帝登極時就開始修建,歷時二年還沒有完成,要用上百萬民夫,而且各州的郡兵每年都要抽調四十五天的徭役,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每天都有上百民夫活活累死,停建洛陽宮的訊息一傳出,頓時天下萬民歡騰,不但百萬民夫得以活命,軍士停止了徭役,就是百姓也少了一項重稅。

百官退後,丞相府便舉行一個小型會議,參與的都是中青年將領軍校:宇文述、虞慶則、韓擒虎、賀若弼、元胄、元宇、元諧。元孝矩、長孫熾、長孫洪、長孫平、盧責、王誼、竇榮定、王世積、楊素、楊雄、李詢、李徹等數十人

他們都是楊堅需要特別籠絡之人,這些人都是各個世家的精英子弟,籠絡了這些人,等於也籠絡了這些人身後的世家。

望著這數十名將領,楊堅滿臉莊嚴肅穆:“諸位,自漢末黃巾之亂起始,三國鼎立,魏晉交替,十六國血戰,南北朝對峙,大亂特亂已經四百年,其間,各國互相殘殺不休,非但百姓塗炭,便公卿貴族也血流成河,難免朝夕之禍,漢人,鮮卑人,匈奴人、羯人、羌人、氐人,遙想我輩列祖列宗,誰家不飽受亂離之苦,哪一族不遭傷亡之痛……”

說到此,楊堅忍不住不勝唏唏,眾人都深以為然,這四百年來,先是漢人的勢力哀退,匈奴、鮮卑、羯、羌、氐各族乘勢而起,胡人各族先是大佔上風,視漢人為豬狗,奴僕,可以煮著吃的兩腳羊。但在漢人冉閔的絕地反擊下,數以百萬計的胡人也倒在漢人的反攻倒算中。

雖然冉閔後來還是失敗了,鮮卑人最後取得了勝利,但大量胡人被殺,胡人的衰退不可避免,東魏之後,鮮卑人不得不依靠大量漢人從軍來維持統治,漢人的地位才逐漸高了起來,不再與豬狗同列。如今的大周,便是鮮卑與漢人同治,鮮卑人將公主嫁給漢人的傑出將領,給漢人賜姓,另一方面,鮮卑人卻又將自己漢化,以前魏皇族拓撥改姓元,長孫這些更象漢人的名字,到了天元皇帝,更是連衣著也恢復到魏晉時期,

如今在座的也剛好一半是漢人,一半是鮮卑人,對楊堅的話都深有感觸,隨著東魏,西魏的分裂,雙方又互相攻伐不已,無論是漢人還是鮮卑人,各家都有無數子弟死在戰場上。

楊堅的聲音大聲道:“這種分裂征戰的局面應該結束了,中國應當回到統一的軌道上,這不但是天意,也是千家萬戶的呼聲,我朝武皇帝上體天心,下察民意,兩年平齊,為統一九州打下堅定的基礎,如今南朝還在,諸位胸懷韜略文武雙全,實為我朝軍旅之精華,收復江南、統一中國的任務便擺在你們面前,四百年****的歷史將在你們手中結束,三國以來,將相多如牛毛,但有何人能統一中國,迎太平盛世,立不世之功,成不朽之名,今日特請各位至此,便是想問問大家:有無這種雄心壯志。”

眾人都聽的轟然叫好,年輕人都是熱血沸騰,誰不想立赫赫威名,萬古流傳,楊堅的話正打中了他們的心思。

楊堅臉上現出了笑容:“很好,大家都有如此雄心壯志,孤願為汝等屯積糧草,備車造船,讓汝等去建立英雄業績,這段時間,可能幾月,也有可能要幾年,為什麼會有幾年的時間,現在皇上年幼,大周有許多人私心太重,為了得到更大的權力,他們有可能不惜反叛國家,挑起戰爭,如果有這樣的人,你們應該知道怎麼做,那就是要把那些人的私心堅決打下去,各位覺得如何?”

“丞相高瞻遠矚,我等決不負丞相所託。”眾人異口同聲的回答。

楊堅心中暗自得意,以後無論是尉遲迥,還是司馬消難等擁兵總管,或者是諸王挑起戰爭,他都可以安上一個破壞九州統一,阻撓大家建功的罪名,那些被他激起要千古留名,立不世之功的年輕將領都會團結在他身邊,將各人的反叛壓下去。

以前的東宮,如今的丞相府,楊堅正在忙碌的處理著各類政事,旁邊李德林、高熲兩人不時提出建議,有時還會和楊堅激烈爭執起來。

楊雄走了進來:“丞相,接到信使,玄龍軍明天就要回京了。”

楊堅精神一振,這些天他彷彿在刀尖上跳舞,每走一步都要瞻前顧後,生怕引起全國的動盪,如今總算聽到一個好訊息:“傳我令,明天百官全部到城門迎接。”

楊雄連忙應道:“是。”

李德林撫須微笑:“丞相,此次玄龍軍大勝突厥而歸,我看不止要百官迎接,還可以組織百姓也一起迎接,要讓他們知道,若沒有玄龍軍的挺身而出,長安說不定已遭了突厥的兵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