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杏兒故作不解:“小姐,哪個他啊?”
“死丫頭,又皮癢了不是。”
杏兒見小姐又要張牙舞爪的過來擰她,連忙道:“小姐,這個我真的不知道,街上只是在傳姑爺大敗突厥,突厥人不但退走了,而且還死了好幾萬,至於其他的,恐怕要等老爺回來再說了。”
元清兒頓時坐臥不安,在園中走來走去,喃喃自語道:“他真傻,怎麼能冒險和突厥幾萬大軍做戰,難道不知別人會擔心嗎?若是受傷了怎麼辦?”
“不行,杏兒,你不是說大街上有很多人在議論嗎,咱們也出府去聽聽?”
杏兒搖頭:“小姐,街頭那些人都是以訛傳訛,反正姑爺是打了大勝仗沒錯,你要等準確的訊息,還是要等老爺下朝。”
“那你到門外去看看老爺有沒有下朝?”
杏兒頓時哭笑不得:“小姐,現在巳時還未過,老爺至少要到申時才會回來。”
元清兒哦了一聲,抬天看了看天色,太陽還未過中天,只得打消了讓杏兒到門外察看的念頭,只是接下來杏兒還是不停的被元清兒差出去打聽街上有沒有更確切的訊息。
對於楊天的大勝,不但長安老百姓聽得象是神話,對突厥人打過交道的大臣們也感覺像神話,只得楊天的奏章不可能作假,否則朝庭一查就清楚,尤其那五千匹突厥良馬很快就要進京,如果造假,哪來的五千匹良馬,許多人忍不住嘀咕,莫非突厥人並非想像中那麼可怕。
楊堅對這個兒子越來越滿意,從楊天請求出徵時起,楊堅就有一種預感,自己這個兒子恐怕會一飛沖天,才答應讓楊天的要求,只是沒想到楊天竟然做得比他想像中還要好,不過,楊天立下如此大功,卻未免和自己韜光養晦的策略不符。讓楊堅有點頭痛。
周宣帝得到楊天大勝的捷報也是大為高興,他昨晚難得的連讀了數遍,不停的叫好,今天破天荒的主動從後宮走了出來,召集大臣商量對楊天封賞之事,在他看來,楊天是他的小舅子,十四歲就取得如此大的功勞,這也是他慧眼識才。
朝會一開始,周宣帝就讓鄭譯宣讀楊天的奏章,這份奏章雖然是昨晚收到的,但在周宣帝看過之前,早有許多大臣先行看過,所以大家絲毫沒有感到意外。
“各位愛卿,普六茹勇小小年紀立下如此大功,該如何賞賜為好?”
深知皇帝心意的鄭譯馬上道:“稟天尊,普六茹勇當重賞,大大重賞。”
宇文贇激動起來:“不錯,那就封普六茹勇博平郡公,加柱國大將軍,如何?”
眾臣愕然,郡公也就罷了,反正是虛銜,可是十四歲就加柱國大將軍,那也太快了,只是許多大臣看到宇文贇難得高興,又與楊堅交好的面上,不便反對,可是要讓他們贊同,總覺得太荒誕,誰也不願開口,一時之間竟然冷了場。
宇文贇頓時不悅:“諸位愛卿,普六茹勇僅二千人就立下如此功鄖,難道不該封賞,別以為本天尊不知道,當初若讓你們帶兵,一個個定然推三阻四,如今看別人立下功鄖就成了啞吧。”
柱國大將軍可領兩府兵力,尉遲順怎麼也不願意普六茹家的實力又增強,硬著頭皮道:“稟天尊,普六茹勇少年英才,只是年齡還小,以後必定會立下更多功鄖,實不宜現在就以柱國大將軍託之,臣聽說普六茹勇已和元寶矩之女訂親,不如多賞金銀財物,封寶矩之女誥命,讓他們風光成親。”
尉遲順的話語說得明白,現在就封楊天為柱國大將軍,以後再立功就不好封了,宇文贇頓時遲疑起來。
楊堅走了出來:“稟天尊,臣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