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第二等人如果對華州效忠的話,也可以轉化為低一等人,這四等人自然不會僅僅是名字上的分別,在稅賦,徭役,還有法律的優待上面,這四等人的高下立刻就可以分別出來。
在朝鮮,除了這四等人之外,還有一個沒有什麼權利的階層,那就是奴隸,現在的朝鮮刑法嚴酷,稍微有些小錯,就會被販賣到官家為奴,在鐵礦和煤礦,還有北面長白山上的伐木工作,需要大量的奴隸勞力,這些人毫無權利,生命甚至比不上牲畜。
當年,蒙古人的民分四等的法律,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元朝敗亡的原因之一,不過同樣的事情根本不會發生在華州,在華夏的領土上,蒙古人不過百萬,可漢人何止幾千萬,但是在華州,華州漢民的數量基本上和朝鮮人持平,而且漢民不斷的增多,朝鮮人不斷的減少,並且華州的武力屬於絕對的優勢,自然不會出什麼問題。
關於那杆火銃如何到了樸人勇的手中,其實很好推斷,這種槍支在華州除了三十三衛之外,其餘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出現,只有在港口上來往的西洋船隻上有,那裡人多眼雜,有一兩條槍到了岸上也不稀奇。
不過不管是負責對內的親兵營,還是負責對外情報的司馬從事,都是把這件事情當作天大的事情來查辦,就是深挖根源。
在國王被殺的事情漸漸的平息下去之後,在濟州島馬場圈養的第一批安達盧西亞馬,有五百匹被裝備到了部隊之中,還有四百匹被運往了關外,這些高頭大馬可以承載全身重甲的騎兵,也可以讓拿著火銃和全副武器的騎兵們在上面騎乘,這也算是軍隊實力的提升,現在華州的正規軍已經是有四萬五千人了。
團練的轉化還在不間斷的進行,同時,在華州的商人們,和華州自己的船隊,在第一時間購買了大批廉價的布匹,這些布彼此從前購買的布匹,最起碼要便宜一半的價錢,華州的行動走在了前面,廉價的布匹,比大明的布匹提前了一個月銷售到了日本,南洋,還有過往東亞的歐洲商船上,另外,還有一個船隊開向馬六甲,這裡滿載著布匹,印度也有不小的市場。
在江峰走進朝鮮王宮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劉十三距離季米特里堡還有半天的路程了。
這個以俄羅斯打敗金帳汗國的大公命名的要塞,人手可不是前面那些小小的哥薩克村莊能夠比擬的,劉十三佈置在大隊外面的遊騎兵,儘管是奮力的劫殺,還是讓一個出來偵查的小隊逃回了堡壘裡面。
按照嚮導所說的地形和周圍的村落,對方的小隊已經是逃回堡壘一天半了,應該是有五個村落的哥薩克人或者是俄羅斯人聚集在了堡壘之中,這樣在堡壘裡面能夠戰鬥的男丁最起碼要有兩千人了。
遠征拓荒隊的戰鬥人員一共是三千五百人,哥薩克的強悍和勇猛,在前一段時間的攻伐之中,護衛隊員們都是看在眼裡,確實是和護衛隊員還有團練們差不多的樣子,人數的優勢並不是那麼大。
對方據守堡壘,而且還有援軍可以等待,而自己這一方不僅是孤軍,而且還控制這八九千人的俘虜,攻打季米特里堡肯定會有麻煩,有些頭目已經是開始跟劉十三商量,是不是帶著這些俘虜回到關外去。
或者撤回一段距離,要求關外派出援軍繼續的前進,這些建議都是被劉十三拒絕了,說起來,遠征拓荒隊唯一的好訊息就是,在前面的那幾個哥薩克村莊裡面,繳獲了二百隻火繩槍和部分彈藥,這也算是補充。
駐守在季米特里堡的指揮官也是羅加諾夫家族的成員,他是羅加諾夫伯爵的侄子,是羅加諾夫家族最出色的一分子,所以他儘管年輕,卻也被沙皇授予了男爵的爵位,正是因為如此,生怕被自己的侄子奪取兒子繼承權的羅加諾夫伯爵,把自己侄子拍到了東進的遠征軍之中。
羅加諾夫男爵對這樣的安排,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發配,他心知肚明,不過他知道,現在的俄羅斯,最容易建功立業的就是在東方,那裡的土地廣大無比,蒙古人早就不是當年的惡狼,此時只是綿羊。
從一開始,羅加諾夫男爵帶領的部隊就穩步前進,把失必爾汗國的部隊打的節節敗退,佔領的土地已經是快趕上了俄羅斯歐洲領土的三分之一,可是根據那些偵查兵的回報,那些“綿羊”居然是打回來了,難道是回來送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