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峰在那裡納悶的點點頭,心想這不是複述自己昨天的話語麼,當下點點頭,開口說:
“正是如此。”
劉學士聽到這個,不知道為何,聲音猛然高了起來,在那裡厲聲道:
“十年寒窗,聖人教誨才換來我今天的這個地位,我不能辜負聖人教誨,不能有違天下蒼生,聖上的亂命,我一定要死命諫之。”
被這個突然提高的聲音,江峰嚇了一跳,連忙說:
“劉大人,您都把小的說糊塗了……“
劉順驊這才發現有些莫名的激動了,連忙端坐咳嗽了幾聲開口說:
“聖上年輕氣盛,經常有些莫明其妙的念頭,前幾日突然諭令內閣,說是改革百官服飾,首輔費閣老跟我等說道,百官的服飾乃是祖宗之法,豈能輕易的更換,若是從了聖上,恐怕接下來換的就是聖人禮教了,我等食天子俸祿,當進諫阻止,可是聖上並不聽群臣,只是派內監不斷的催促。”
聽到“死”“死”的話語,江峰心中凜然還以為是什麼有關國計民生,生死存亡的事情,可是到了後來,竟然是關於朝服的更換這種小事(最起碼在江峰的心中這個是小事),心中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他畢竟是年輕,根本沒有經歷過官場上什麼事情,並不知道厲害,還沒有等到對方說完,就在那裡搶著說:
“我還以為是天大的事情,原來就不過是換一身制服罷了,我是個粗人,不會什麼大道理,不過就知道皇帝老子最大,他想幹什麼就應該幹什麼,話說回來啊,換個衣服值得如此大驚小怪的嗎?幾個拿著筆桿子的還要和掌著刀把子的爭論,小心把皇帝說急了,叫人砍了你們的腦袋。”
按照江峰少的可憐的歷史知識,那裡知道明朝的大臣往往在一些小事上,特別是現代人看著完全是小事的事體上,和皇上爭論不休,比如嘉靖三年罷黜百官的大禮案等等,爭論的後果往往是一方讓步,若是皇帝讓步還罷了,那史書上往往是“帝納賢言”,若是反過來,恐怕就是官員的殺頭,流放。
此次的更換朝服之議,首輔費宏覺得天子年輕,往往不知道國家規矩不能輕易變革,決不可以開這個風氣之先。這種防微杜漸,商紂玉筷的防範倒也不是什麼首創,從古至今,例子頗多。
但是放到這件事情上,卻顯得過於的迂腐了,加上嘉靖皇帝因為大禮案本來就是對百官戒心頗深,何況現在的內閣六部三司衙門中,自己的心腹還是少數,費宏的不領旨,頓時觸動了嘉靖皇帝心中最為敏感的神經,雙方就是這麼僵持了起來。
************************************************************
大家給我推薦收藏啊,我一定會碼出讓大家滿意的文字,請大家放心,在嘉靖當朝的前六年,首輔換的很頻繁,皇帝和臣子的明爭暗鬥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