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即通之後,林霄立馬想到了或許不止空間宇道可以當做地仙道的根本法則。
水行可以建立水府澤國,火行也未必不能建立一個熔岩世界。
同樣的,書中墨染世界,夢中虛幻世界,都可以成就地仙道。
而天仙是從萬中取一,所以天仙道常說殊途同歸,大道殊同。
因為無論是從那個細枝末節出發,最終天仙道都是要走到歸結法則這個路子上。
無論是用五行闡述法則,還是用陰陽闡述法則,確實都是殊途同歸。
甚至也可以用夢境闡述,用書墨闡述。
簡單講天仙道更注重於總結歸納,無論是用什麼法則闡述大道,都是比喻!比喻!比喻!!
而地仙道更注重於創新發展,無論是用什麼法則演化萬物,都是為了一個穩定的執行的法則體系。
而整體上地仙道和天仙道,也算是殊途同歸。
畢竟地仙道若是演化出來一個完整的世界,難道就不算是闡述了一個世界的所有法則嗎?
而天仙道若是掌握了秘鑰藍圖,建設一個新的世界也不過就是差些物質資源罷了。
僅僅是觀看一個小洞天的演化,就能有這樣的感悟,也不知道若是有幸觀看天地開闢,又該如何?
心中有了感悟,林霄立馬開始梳理自己的地仙道。
如今林霄是一宇道為根基,而其他的五行陰陽等等法則,都是在這個根基上填充的。
顯而易見的,林霄選擇以五行靈萃作為主要填充演化的材料。
是受到了之前天仙道修行的影響的。
習慣性的選擇了一種統籌性,總結性的大道作為切入點。
而事實上,只要宇道空間的根基在,填充演化的材料無論是什麼都是可以的。
這就是執一化萬。
林霄執的是宇道空間的一,化的自然是永珍的萬。
先是有了壺中界這個空間,而後所有的物質、法則全都是建立在這個空間之中的。
就像是一個生態瓶,林霄是瓶子的主人。
而這些毛毛躁躁的邊角法則,就是瓶子中的小生態。
若是林霄沒有把控好瓶子裡的生態平衡,那麼可能就需要開啟水龍頭,來一場大洪水滅世了。
但是這個瓶子洗洗還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