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不知道多久沒有來過這處書房,上一次來,還是在教屋外那個小女孩習字的時候。
她學著他的父親,雙手負於胸前,滿臉驕傲地看著姍姍來遲的三人,好似在炫誇自己,看,我比你們快多了。
張瑜快步上前,小聲地詢問小玲兒有關劉協還有書房裡的的情況。
劉協自然在書房之中,不過聽小玲兒講,陳宮不再其中,不知哪去了。
“小瑜子,快些吧,小協都等得不耐煩了。”
天底下敢這麼叫獻帝的也就只有自己和小玲兒了吧,回望了一眼蔡邕父女,他們站在不遠處,莊重地注視著這間普通的屋子,還好,他們沒有聽見小玲兒這般稱呼天子。
不過留下小玲兒在這裡,張瑜總覺得很不安心,指不定待會便又惹出什麼禍端來。
為此,張瑜又把蔡邕晾在一旁,對小玲兒軟磨硬泡,最後又許下了新的約定,才讓她聽話地離開此地。
所謂的約定,無非又是糖葫蘆之類,自己欠下小玲兒多少約定,張瑜已經數不清了,但願那個跑得飛快的小女孩千萬別記得太清楚。
搞定了小玲兒,張瑜再一次回到了蔡邕的面前。
“先生,陛下現在就在屋中,等候多時。”
張瑜說得雲淡風輕,蔡邕聽得心潮起伏。
張瑜沒有多說什麼,扭頭就往書房走,蔡邕緊隨其後,他已經激動地忘記了一切。
他忘了自己懷裡還抱著琴,忘了手裡還牽著女兒,忘了天子的模樣,甚至忘了該怎麼走路。
踉踉蹌蹌顫顫巍巍,短短十幾米的路程,他走了半年,老了十歲。
看著屋中燭火微亮,蔡邕的心也越來越亮,他的眼睛再一次溼潤,張瑜已經忘了這是蔡邕今夜第幾次流淚。
張瑜停在了門前,他沒有幫蔡邕推門,站在門的一側,看著那位愛哭的老臣,他不懂,天子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會讓天下人與天下臣如此牽掛。
蔡邕鬆開了牽著女兒的手,小心把琴交給那個嬌小的女孩。
相比於小玲兒,蔡琰就聽話多了,自覺地多,她她知道這裡不是她該來的地方,抱著父親的琴,向父親行了禮,道了別,離了屋,自己在院子裡尋得一清淨之處,靜坐著,小聲地撫琴。
此處,屋裡屋外,終於剩下了三人,劉協,蔡邕還有張瑜。
只見蔡邕,正身,平肩,曲腰,抬手,揖禮。
“臣蔡邕,請見天子!”
屋裡傳來帝王的呼喚,
“中郎大人快請進,朕盼候多時!”
終歸聽到了陛下的聲音,蔡邕好像一下了年輕了十歲,哆嗦的雙手附在門上,輕輕地一推,嘎吱一聲,書房的門終被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