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陸續皆至,安營於陳留城外,駐紮於虎牢關邊,綿延數里,皆為營寨。
隨著最遠的北平軍馬趕到,各諸侯終究聚首。
曹操盡地主之誼,宰牛,殺馬,煮酒,大會諸侯,集各家之策,議討董事宜。
一中年男子先進言:“吾等奉大義而來,伐國賊董賊,然未有統領之人,某以為,可先立盟主,顧全大局,而後才可進兵,此為匡之所想”進言男子姓王,名匡,字公節,任河內太守。
曹操拱手言謝:“王太守言之有理,群龍不可無首,我們之中當有一人為帥!”
“不知孟德以為何人可為帥!”
“某以為,為帥者,必統御有方,必有信望,有威望!某知曉袁紹本初,自幼熟讀兵法,又為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明相之裔,可為盟主”說罷望向一旁袁紹,袁紹還之以微笑。”
眾人皆許,“非本初不可!”
袁紹亦沒有過多推遲,應允下來。
“承各位抬舉,某定不負諸位之望,某勢必滅董賊,還天下清明!”
“隨袁將軍而戰,還大漢清明!”震耳欲聾的喊聲飄在營寨上空,久久不能消去。
次日,軍營中建一點將臺,各方旗幟皆立於上,之中為一長桌子,其上為兵符將印。而下分二列桌椅,為將位。
袁紹身著赤紅長袍,手執寶劍,頭頂羽冠,腰佩彩玉,慨然而上,以酒祭土,言曰:
“漢室不幸,朝廷禍亂,而國賊董卓,禍加天子,欺壓百姓,為天下之共憤。今皇城傳詔,我等興義兵,討國賊,赴國難,當齊心協力,未有二心,以志合盟,以義合盟!皇天后土,實所共見!”
再祭酒,眾人歃血為盟!
禮過,眾人入座,議討董事宜。
袁紹作為盟主,率先發言:“諸位皆是忠義之士,因國難而為盟,某既然為盟主,必當有功者賞,有過這罰,諸位一同衛國,切勿以強弱計較。諸位可認同”
眾人皆允。
“兵法有云,兵未至而糧草先行,我們的聯盟需要一糧草的總督,配各方軍糧,無使有缺。壽春為錢糧廣積之地,某以為,壽春太守袁術當有此經驗,可為聯盟糧督,各位可有異議?”
“盟主言之有理,皆聽盟主安排。”
“好,袁術聽令,即日起,你便是聯盟的糧督,負責糧草的運輸配送,不得有誤”
“袁術領命!”袁術出列領命“術先行告退,準備諸多事宜”
袁術點點頭,目光又轉向眾人,“諸位,除去糧草,我們更應該有一隊人馬為先鋒,前去虎牢關前挑戰,挫敵銳氣,揚我軍威!”。
“某願往!”
出列者身長八尺,廣額擴面,虎背熊腰,約莫三十來歲,正是當打之年。此人名,孫堅,字公臺。
“好,公臺兄弟勇武雙全,可作先鋒!”
孫堅領了軍令,即刻點將點兵,孫堅胯下雪白駿馬,揹負古錠大刀,頭戴赤紅布冠,身後隨四將,哪四將?握蛇矛程普,使鐵鞭黃蓋,負大刀韓當,執雙劍祖茂。四將分領二千士卒,共計八千軍士,進軍虎牢關。
討論諸多事宜,各諸侯皆領軍令,各自準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