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法國大文豪 神盟小晨晨> 第十三章 聖勃夫的點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聖勃夫的點評 (1 / 2)

求推薦票!

離詩歌登報已經過去了兩天,《牧神的午後》已經的蝴蝶效應還在繼續擴散。由波德萊爾率先引發了詩壇的轟動一時之間,透過文人之間的口耳相傳,《費加羅報》的銷量居然因為這首詩歌,出現了短暫的提升。

甚至連文學評論家聖勃夫和梅里美都注意到了加里安的這首詩歌。

對於聖勃夫,或許後世人們記住的更多是雨果的狂熱崇拜者,以及給雨果戴綠帽的男人,然而他也是一位久負盛名的文學批評家,一生寫下了數量驚人、才華橫溢的評論著作。對於加里安這篇《牧神的午後》,毫不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詞。

他叼著菸斗,像是發現了一塊新的大陸,迫不及待的在文學版塊中寫下了一篇關於《牧神的午後》的評論。

“這是一首偉大的詩篇,我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承認,自從《惡之花》的封禁和繆塞逝世之後,詩歌屆一片死氣沉沉,我們都在小心翼翼的,避免被壓制自由的‘鐐銬’所傷害。而《牧神的午後》卻像一股清流,給沉悶的巴黎注入了一股活力……或許我們正如詩歌中所化身的牧神潘安,渴求以女神形象化身的自由。”

當聖勃夫將這篇文學評論刊登出來之後,一石激起千層浪。

拿破崙曾說過,比武器更可怕的是報紙。所以當他的侄子拿破崙三世繼承了王位之後,一直打壓著文藝界的輿論自由,限制他們為共和政體發言和鼓吹,鉗制住喉舌,搶佔輿論高地。

當日益繁榮穩定的巴黎與政府高壓線的鉗制輿論自由相互碰撞時,積壓在人民胸口的憤怒終於找到了宣洩口。

《牧神的午後》戳破了包裹在口袋之中的憤怒。

至於一向為波拿巴派說話的梅里美,也公然的表示除開詩歌上可能存在的“隱喻”,《牧神的午後》的確是難得一見的精品。

在一眾名人效應的推動之下,這首詩歌開始在文藝圈之中流傳開來。

此時加里安還不知曉,他寫的詩歌已經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效應。

費洛朗太太像往常一樣準備著晚飯,這一次他邀請了加里安共進晚餐,答謝加里安為他解決了最頭疼的鄰居。

在餐桌上,費洛朗太太一邊吃著麵包,一邊隨意的聊天。

“加里安先生,你現在是在找工作嗎?”

“這幾天在忙。”

加里安嚥下口中的羅宋湯,說道,“最近也寫了一些東西,想試著向報紙和出版社投稿。”

“寫東西?”

聽到加里安也在寫作,費洛朗太太頓時皺起了眉頭,她苦口婆心的勸告,“加里安先生,你可不能學那個左拉,畢竟這一行需要一點天賦,你看對面那人寫了多久了,有出版過一個字嗎?到現在不一樣吃不起飯?沒天賦還想著做白日夢,才是最致命的。”

加里安忍著笑意,又不好反駁什麼,只好點點頭附和她。

當加里安正想著把話題轉移開時,剛好門鈴響起,費洛朗太太連忙起身去開門,她看見一個陌生的男人站在門口,向她摘帽致敬。

費洛朗太太遲疑的問道,“請問你是?”

“請問加里安先生在嗎?我是米歇爾出版社的社長。”

聽到對方是來找加里安的,費洛朗太太連忙轉過頭說道,“加里安先生,有人找你。”

加里安從客廳裡走出來,看到米歇爾時楞了一下,連忙走了過來。

他笑著說道,“沒想到米歇爾先生居然會親自光臨,真是意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