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以三權分立作為基本國策的太夏來講,皇室主導的朝廷在這三權之中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並且屬於所有人都必須堅定遵守的政治立場。
而宗門勢力以及家族勢力在三權分立裡則相對弱勢,基本上只有參政議政的權利,卻不存在任何去決定政策的可能。
無論家族勢力也好,還是宗門勢力也罷,在太夏的權力體系當中,二者所充當的、更多的是來自於民間的意願,和溝通朝廷與民間之間頗為割裂的關系。
盡管宗門和家族完全屬於太夏境內的特權代表,可在三權分立的國策下,成為民意的代言,也依舊讓普通百姓們無話可說。
當然,就算有話可說,也沒有資格去說。
統治階層從來不會真的去在乎被統治階層的意願以及想法,所有的一切都必須為統治階層的利益服務。
這一點,從古至今,不可能發生任何的改變。
不過相比於家族勢力的形如一體、血脈相連,宗門勢力在體系、結構,乃至於方方面面上,仍舊有著極大的不同。
太夏的家族勢力以百大家族為首,涵蓋了三十六行省內數千個大大小小的不同家族。
如此之多的家族彼此競爭、聯結、分列、整合,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停的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故事。
甚至於在家族的利益需求下,往往會和其他家族出現不死不休般的世仇恩怨。
相對來說,宗門勢力則要安靜和簡單的多!
家族勢力以血脈傳承相連的方式組成,使得家族勢力的成員之間,關系更加緊密,也更加的不可分割,一旦和其他家族發生了利益沖突,那麼除非彼此實力差距過大,否則幾乎不可能主動讓步。
同時成員之間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容易讓一些原本規模不大的沖突,迅速的演變成牽連甚廣的麻煩。
但宗門勢力就不會如此的複雜了。
因為宗門勢力的成員,更多來自於平民百姓之中的天賦卓越之輩。
所以宗門勢力更注重於對門下子弟的培養,以及宗門本身的傳承,對於利益需求算不上少,卻絕對不至於像家族勢力那麼寸土必爭。
如果說家族勢力代表著太夏的貴族階層,那麼宗門勢力就真正的能代表太夏的平民圈子了。
一些從平民百姓中被挑選出來的宗門子弟,一旦能夠在宗門之中大放異彩,取得足夠的成就、達到足夠的高度,那麼反過頭來,也是願意為普通百姓說話和站臺的。
這種區別的形成,其背後當然有著太夏皇室的推動。
作為皇室來講,顯然不願意看到整個國家一潭死水,所有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欺上瞞下,將國家表面上繪制的歌舞昇平、國泰民安,內裡則腐壞敗落、一片黑暗。
而將宗門勢力和家族勢力分割開來,形成這種完全不同的特點以及發展方式,再互相制衡、互相針鋒相對,則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
就和家族勢力以百大家族為首,其中又以趙錢孫李四大家執牛耳一樣,宗門勢力同樣有著領袖級的存在。
只不過這種領袖級的存在不像家族勢力那麼複雜,所有的宗門勢力,都只以五行門為尊!
“五行門本身的行事風格,以及宗門內那些長老和當代門主本身的性格,都偏於溫和,連帶著整個太夏所有的宗門勢力,行事風格都以溫和為主,不像家族勢力那麼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