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重逢 抱了又抱
確認那些北狄人老實之後, 南枝將這些人打散,分批次安排到他之前規劃好的位置。
負責押送人的是身為伴讀副將的王不服,還有昭陽這兩個人輪流押送, 而伴讀則需要回京述職, 仁安帝要論功行賞, 這次大勝也是對於大夏的一劑強心劑。
更別說還活捉了敵方五萬人, 這種壯舉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北狄之前一直虎視眈眈惡心人, 很少有大規模南下的時候。
大部分時候喜歡派小股部隊惡心人, 這也是為什麼定國公必須常年鎮守邊郡嗯原因,因為北狄時不時會玩個偷襲。
或者在冬季缺糧之時, 他們就想要大舉入侵搶糧,他們沒有自己農耕的想法,缺吃的就搶別人的。
也是定國公開始鎮守邊郡之後, 將這些人打怕了, 才少有大股部隊南下搶掠的情況。
不過之前並沒有這麼大規模活捉這麼多人,之前也沒人想過可以將這些人抓起來當苦力。
之前幾任皇帝也不像南枝一樣, 擁有後世更加成熟的眼界,或者說他們根本不想要勞命傷財。
畢竟不管是修路, 還是其他相關基建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如當初的長城,就是為了修建起來抵禦外族, 長城難道作用不大嗎?
不, 它的作用非常大,可修建需要的人力物力並不少,最起碼對於前幾任皇帝而言,這些基礎建設都是沒有那麼多人能夠去完成。
這些都是大工程, 操作不當就足以將整個王朝拖垮,一個有理智的皇帝都不會這麼幹。
他們不是不想搞,而是沒有條件。
南枝和他們不同,他們在沒條件的時候會選擇妥協,覺得影響相對也沒那麼大,畢竟路況只是差,並非完全不能用。
也就是說並不影響人員流通,只是速度快慢問題,短期而言確實不算什麼,可真把路修好之後,路程時間縮短,物流會更加迅速。
對於經濟而言是件好事,市場流動起來,才能創造出更大的收益,還有更大的市場。
這樣形成良性迴圈,才不至於國庫空空,這還僅僅是其中一方面,其他的好處更是說不完。
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好事,前期投入太大,財力物力人力缺一不可。
之前對於北狄,一方面是沒有想過抓對方當苦力,畢竟也沒有先例,再加上抓住戰俘當苦力這一點之前也沒人幹過。
另一方面,就是北狄人著實能跑,只要發現打不過就開始四散而逃,再往上是草原,氣候也不太好,他們根本沒辦法追。
況且敵方四散而逃太過分散,想追也找不到一個確切方向,花那個大功夫去追人也不劃算。
因此少有一次性抓這麼多人的時候,伴讀這次能做到,說起來還有一部分功勞屬於南枝。
南枝根據系統抽到的獎勵,以及他對上輩子的某些戰役為案例,整理出一套兵書。
雖然有些內容說不清來路,但整理出來的兵法確實是大成之作。
只不過流傳到後世時因為儲存不當,內容並不完整,因此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誤會南枝是個軍事天才,還會寫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