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東方行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 弱書生死裡逃生 瘋道士納徒牽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弱書生死裡逃生 瘋道士納徒牽姻 (1 / 3)

話說上回,智通對眾人所說的那個逃脫的舉子,本事雲陽縣一戶富家子弟,只因考中後與同鄉十餘人遊玩至暮夜寺。不想這暮夜寺並非出家清淨之地嗎,確實藏汙納垢之所。一行十餘人被害,只留下一名尚不及弱冠之少年,名為周錦穗。錦穗因苦苦哀求錦穗,得了三日的喘息。就這三日,少年將繩子綁在鋼刀之上,扔出洞外,天工原宥,這一扔正好恰在洞口的石縫中,這少年趁著雷雨交加的時分,逃出洞外,順著院牆的樹杈,爬出寺廟。誰成想,大雨傾盆,腳下溼滑,從牆頭上的樹杈上跌落了下來,滾到了山下。

等醒來一看,發現自己已在一張木床上面,旁邊站著一個老頭同一個少女,好似父女模樣。

只聽那女子說道:“阿爹,他醒過來了。”

說罷,又遞過一碗溫水,與錦穗喝。錦穗才想起適才逃難的事,知道自己從樹上跌下地來,定是被他二人所救。當時接過碗,喝了一口,便要起身下來申謝。

那老頭忙道:“你這人因何至此?為何從隔壁廟牆上跌了下來?”

錦穗還待起身叩謝,覺得腿際隱隱作痛,想是剛才在樹枝上過牆時被牆碰傷的。加以累了一夜,實在疲乏不過。便也不再客氣,仍復將身睡下,將自己逃難經過說了一個大概。

那父女二人聽了,甚為動容。錦穗又問他父女怎樣救的自己。

那老頭說道:“老漢名叫王老三。老伴早年去世,只剩我同我女兒翠兒度日,在這裡種菜園已經十多年了。想不到那些和尚這等兇惡。照這等說來,公子如今雖然得逃活命,明天雨住,廟中和尚往石洞檢視蹤跡,定然看出公子逃到老漢家中。老漢幼年雖然也懂得一些拳棒,只是雙拳難敵四手,我父女決不是和尚們的敵手。連累老漢父女不要緊,公子性命休矣。今晚我已上床睡覺,是我女兒翠兒把我喚醒,說是牆上跌下來一個少年。我起初懷疑是江湖上的朋友,到廟中借盤川,受了傷,逃到我的院內。打算把你救醒,問明來歷後,再打發你走。誰知你是一位公子,又是新科舉人。如今天已快亮,事情危險萬分,你要急速打定主意才好。”

錦穗聽了這一席話,又驚又怕,顧不得手腳疼痛,連忙翻身跪倒,苦苦哀求搭救性命。

王老三答道:“公子快快請起。等我同小女商量商量,再作計較。”

說罷,便把翠兒叫出,父女在外,議論了好一會才進來,對錦穗說道:“如今事無兩全。我要為自己女兒安全打算,最好把你捆上,送到廟中,一來免卻干係,二來還可得和尚的好處。但這類事,決非我王老三所能作得出來的。現在有兩條路,任你擇一條:一條是我現在開門放你逃走,我也不去報告,這周圍十里內人家,全種著廟裡的廟產,並且有好些地方,安著他們的眼線,你逃得出去不能,全仗你自己的運氣。第二條,是我父女同你一齊逃走,雖無把握,比較安全得多。老漢故土難移,本不願這樣辦,只是老漢年過半百,只此一女,不忍心拂她的意思。但是我如今棄家舍性命來救你,你逃出去後,我父女往哪裡安身,這是一個問題,你必須有個明白的答覆。”

錦穗見這老漢精神奕奕,二目有光,知道決不是等閒莊稼漢,他說的話定有原因。況且自己在患難中,居然肯捨棄身家,冒險相救,不由心中萬分感激。

便答道:“老丈這樣義俠,學生殺身難報。學生承襲九房,頗有產業,任憑吩咐,無不惟命。只是老丈安居多年,如今為學生棄家逃走,於心難安耳。”

說到此處,那女子便自走出。

王老三答道:“你既然知道利害,事機危急,我也不與你多說閒話。好在我也不怕你忘恩負義,你是讀書人,反正知道男女授受不親的道理。”

錦穗道:“老丈此言差矣!學生束髮受書,頗知道義,雖然是昏夜之間,與令媛同行,就是沒有老丈一路,學生難道對令媛還敢有不端的行為,那豈不成了獸類嗎?”

王老三聽罷,眉頭一皺,說道:“你真是書呆子。我問你,你只知道逃命,你知道是怎樣的逃法?”

錦穗聽了茫然不解。王老三道:“你生長在富貴人家,嬌生慣養;一旦受了幾天的兇險勞頓,又在大風大雨中九死一生,得脫性命,手腳俱已帶傷。如今雨還未住,慢說是逃這麼遠的道路,恐怕你連一里半里也走不動哪。”

錦穗聽罷此言,方想起適才受傷的情形。起身走了兩步,果然疼痛難忍,急得兩淚交流,無計可施。

王老三道:“你不要著急。如果不能替你設法,老漢父女何必捨身相從呢?”

說罷,翠兒從外面進來,手上提著兩個包裹,又拿著一匹夏布,見了二人,說道:“天已不早,一切應用東西,俱已收拾停妥。爹,你替周公子把背纏裹好,女兒去把食物取來,吃完立刻動身,以免遲則生變。”說罷,仍到外屋。

王老三開啟夏布,撕成兩截,將錦穗背上扎一個十字花紋,又將那半匹束在腿股之間。

這時翠兒用一個托盤,裝了些冷酒冷菜同米飯進來,用溫水泡了三碗飯,三人一同胡亂吃罷。

翠兒又到外屋去了一回,進來催他二人動身。

王老三便把錦穗背在背上,將布纏在胸前,也打了一個十字紋,又用布將錦穗股際兜好。

翠兒忙脫去長衣,穿了一件灰色短襖,當胸搭了一個英雄扣,背上斜插著他父女用的兵刃,把兩個包袱分背兩邊。

王老三又將裡外屋油燈吹滅,三人悄悄開了後門,繞著牆直往官道上走去。

這時雨雖微小,仍是未住,道路泥濘沒踝,非常難走。又沒有路燈。他父女高一腳低一腳地走到快要天明,才走出五六里地。

在晨星熹微中,遠遠看見路旁一棵大樹下,有一家茅舍,在冒炊煙。

翠兒忽道:“爹爹,你看前面那個人家,不是嶽老叔的豆腐房嗎?我們何不進去歇歇腿,換換肩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