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寧旻冷哼一聲,“宰相當年也是殿試第一,怎麼忘了‘昭示上帝,律懷之福’之句了,醇藩王還真是對兒子給予了天大的期盼啊!”
‘砰’的一聲,奏摺被狠狠摔到了地上,他的語氣陰森徹骨。
大臣們呼啦啦跪倒一片,誠惶誠恐地齊聲道:“陛下息怒、陛下恕罪!”
宰相磕頭在地,面色倉惶,“陛下,醇藩王心性純良,絕無不臣之心,單從小世子的名字解讀,是否太過武斷,還望陛下三思!”
‘昭示上帝,律懷之福’,講的是周王恭敬侍奉上帝,為黎明百姓謀求更多福祉的典故,表達了一種高尚的性格和為民的情懷。
侍奉上帝,心懷萬民,乃是當朝帝王的職責,醇藩王給自己的兒子取這二字,很難說他對那萬人敬仰之位沒有想法。
老尚書看著還在掙扎的宰相,暗自搖頭後忍不住高聲道:“陛下,符合條件者全在奏摺之上,還請陛下自行定奪。”
高位上傳來男人淡淡的嗤笑聲,任由宰相跪著,他掃視了一圈,聲線冷硬:
“尚書所言極是,御史大夫、少府監及衛尉卿之女,大理寺卿、國子監之子及太傅之孫,封為太子伴讀,三日後六人一同入宮覲見。”
太子還沒有,伴讀倒是選好了,陛下到底何意?
眾臣都蒙圈了,老尚書也不例外,他語氣試探地發問:“敢問陛下,想要立哪位幼童為太子?”
寧旻勾著唇,笑意中流露出幾分溫柔,“自然是朕的嫡長子,皇后與朕一同孕育的血脈。”
眾臣:??
頭還磕在地上的宰相:??
幻聽了?
寧旻欣賞了一番大臣們猶如調色盤一般的臉色,心情舒暢了不少,也不管眾人心中是如何的驚濤駭浪,他大手一揮,就宣佈退朝。
狐狸尾巴已經抓得差不多了,眼下最重要的,自然是去陪自己香香軟軟的皇后。
前朝上一片混亂,後宮裡卻歲月靜好。
陳太醫來坤寧宮請安已經有不少時日了,只是每每看見帝后相處,他都覺得老臉懆得慌,實在是兩人間的氛圍渾然天成,如膠似漆的粘在一起。
低頭哄人的陛下和以往殺戮果決的形象判若兩人,陳太醫相信,若是讓旁人看了,定然能跌破眼境。
這一日,照常請完平安脈,阮軟和丫鬟們在宮內的小花園裡燒烤,夏公公領著一串小蘿蔔頭過來了。
三男三女,約莫四五歲的模樣,一個個白嫩嫩的,見了人也不怕生,像模像樣的上前行禮。
見阮軟面露疑惑,夏福安連忙解釋道:“娘娘,這是陛下為小皇子選得伴讀,老奴送來給你瞧瞧,陛下說讓娘娘選幾個滿意的,亦或是都留下,全憑娘娘定奪。”
紫芙翻動著烤串,還不忘分出心神在六個小娃娃身上轉了一圈,這一看她不禁笑開了,“娘娘你看,那個額間一抹紅痣的,真像個福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