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後就是火炮,雖然沈墨現在有了鍛鋼炮筒的技術,但是炮彈的製作絕對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就光是炮彈引信在發『射』時候的安全『性』,就足以讓他大傷腦筋。
於是沈墨在思慮了好久之後,決定還是以穩妥為主。總不能一開炮的時候,一炮炸死自己的一片炮兵吧?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沈墨設計出了一種行動式的霰彈炮,和之前姜寶山扛在肩膀上的那種炮基本上是同一型別。
在增加了炮架元件之後,這種火炮拆卸開來以後,依然可以由兩名士兵揹負著攜行。
炮膛的口徑是120毫米,發『射』『藥』是用絲綢『藥』包包裝好的顆粒黑火『藥』。裝在凝固紙漿杯裡的200顆玻璃彈珠大小的葡萄彈是鉛製的,
經過試『射』,這種火炮在800米之內威力驚人。散彈的『射』程最遠可以達到1500米!
由於這種火炮需要攜帶大量的彈『藥』,所以一個炮班12人,也只能攜帶兩門。
等到這些火炮裝備部隊的時候,沈墨才暗自著急起來,因為他戰士們的文化水平,真的是急需提高!
雖然這種霰彈火炮只需要機率瞄準,但是他的那些炮兵們,對於標尺和距離這些簡單資料換算還是很難做到。
如果他計程車兵都始終保持這種程度的話,那麼即使有一天他能造出迫擊炮來,那些士兵也肯定看不懂換計算尺和『射』擊諸元表!
這下好了!迫擊炮製作出來之前,還得教會那些炮兵學會基礎數學!沈墨在心裡鬱悶的想道。要知道即使是在沈墨前世的解放戰爭時期,一個會三角函式的炮兵俘虜,依然是我軍部隊裡難得的人才。這就足以說明,一個不會數學的軍人,是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炮
兵的。
真是想到這些,頭就大了三圈!沈墨越是把自己的部隊向前發展,就越是覺得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上面說的這三種武器,基本上還是屬於可以大量供應的普及型武器。再下來,就是更加尖端的武器裝備了。
作為沈墨步槍兵方陣的最終防護,他還把自己庫存的所有硝化甘油炸『藥』,全都做成了定向殺傷地雷。這種殺傷地雷,在戰時將會佈置在他們的步兵軍陣前,用於轟擊那些已經近在眼前的騎兵部隊。這些用現代炸『藥』裝填的定向地雷,每一顆裡面都有700粒鋼珠,一次爆炸就
是一個龐大的扇面形。
雖然沈墨用水浴法解決了製取炸『藥』時候的安全問題,但是這種硝化甘油炸『藥』的製作依然還是極為危險。
所以沈墨在現階段,根本不可能這種工作交給那些南宋的工人來做,炸『藥』的儲備也是用一點少一點了。
在這之後的下一項重要的裝備,就是士兵身上的鎧甲。對士兵的防護,是沈墨在軍隊成軍之初就最為看重的一點。因為他的部隊規模實在是太小了,完全經不起任何的殺傷消耗,所以他在鎧甲這一個專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