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執紅壺,悠然而轉,熱意蒸騰,霧氣四散,那茶盤上的每一物,在熱水的澆淋下,彷彿雨打芭蕉,說不出的賞心悅目。
“取茶來。”宓月伸手說道。
虞王后從發呆中回神,忙說:“茶葉呢?快取來。”
宮人立即把準備好的龍井茶呈了上來。
龍井茶,放在一個白瓷罐裡,擱在茶盤邊,虞王后竟有她的茶配不上這些茶具的古怪想法。
“豫王妃,你為何要選紫砂壺來泡茶,這其中有什麼玄機不成?”虞王后問道。
宓月說道:“紫砂壺泡茶,能讓茶香而不散,它的透氣效能讓茶水盛暑越宿不餿,久置不用亦不會沾染雜氣。並且,紫砂用的年頭越久,色澤便越是光亮照人……”
虞王后越聽越動心,“你這硃砂壺是從哪處得來的?本宮亦想尋來一套。”
宓月卻笑道:“皇嬸若是喜歡喝綠茶,長年喝綠茶,其實是不宜用硃砂壺來泡茶的。我這是沒得選擇,才用了它。並且我擅於茶道,火候能拿捏得恰到好處,才不會壞了茶。”
“此話怎講?”虞王后問道。
“紫砂壺有蓄溫的作用,用來泡發酵或是半發酵的茶能逼出茶香。而綠茶鮮嫩,不耐高溫,經驗不足者,容易讓綠茶在硃砂壺中悶得爛熟,失了綠茶的鮮爽之味。”
“原來如此。”虞王后口中雖如此說道,心裡卻似懂非懂。
怎麼泡個茶,還要選不一樣的茶壺?這也太講究了吧?這樣泡出來的茶,當真能比平時喝的味道好?
宓月取了茶夾,細緻地把每個茶杯都在熱水中燙了一遍,夾在杯碟上。
然後,宓月開啟茶罐,取了茶匙。
茶匙又叫茶勺,用來量茶之用。每一壺中需要多少茶葉,便取多少份量,不用直接用手去摸茶葉,令茶葉不潔。
將適量的茶葉放入茶壺之中後,宓月估摸著水的溫度降得差不多了,提起水壺。
今日泡的是龍井,古代又沒有農藥,故而可以免去洗茶這一道。
宓月提著水壺,熱水緩緩地注入茶壺之中,淡雅的茶香飄來,與蓮香竟格外的相襯。
此時,明明蓮池旁坐了幾十人,卻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盯著宓月那隻優雅的玉手。
平日裡泡茶都是丫鬟乾的活,在眾貴夫人的印象中,那是粗活,下人乾的事。可今兒親眼目睹宓月靜靜坐在那裡,姿態灑然,比作畫彈琴還來得賞心悅目,連她們這些觀賞者看著都心曠神怡起來。
茶道。
這就是茶道吧。
心算時間到了,宓月把茶漏放在公道杯上,手執茶壺,將淡綠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
然後,手執公道杯,把茶水依次倒在茶杯上。
首先端了一杯茶水放在輩份最長的虞王后面前,“皇嬸請喝。”
虞王后接過茶碟,細看了幾眼杯中之茶,慢慢嚐了一口。